一、以“互联网+”思维推行“多规合一”,实现不见面审批。针对当前溧水重大项目规模、质量逐年攀升和要素保障制约的双重压力,溧水区始终将保障项目落地作为改革的重要取向,瞄准产业、项目需求,以“多规合一”试点改革为引领,积极探索行政审批机制、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服务的精准性、便利性。一是创新推行“招商+预审”。在集约布局“六大经济功能区”及5个市级特色小镇的基础上,依托空间规划“一张蓝图”,积极推行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对意向性强的项目实行边洽商边预审,将在审批过程中进行的合规性审查提前至项目招引阶段,既为后续各项审批程序打下坚实的基础,又有效杜绝了不成熟项目。二是构建 “多规合一”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现代科技手段,以“智慧溧水”为依托,大力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系统对接,全面集成发改、规划资源、生态环境等19个业务子系统,协同预审项目投资、预选址、用地指标、环评等前置条件,预审结果同步推送至应用管理平台,由区行政审批局网上备案或立项,并通过重大项目APP实时跟踪督查,形成了集项目生成、审批、代办服务于一体的一整套审批联动系统。通过“多规合一”平台预审时限由原来的72个工作日压缩至目前的5个工作日以内。三是积极推行“不见面审批”。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要求,全区39个部门在省市“一张网”上入库行政权力1900余项,95%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通过“不见面”办理,基本实现了“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开通溧水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全面集成办事指南、服务预约、电子取号、服务评价等功能,并在线下窗口设立EMS快递专窗,实行证照网上办理、快递送达的“不见面审批”模式。
二、以迭代思维探索“标准审批”,实现规范化服务。在改革过程中,溧水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企业、群众最细微的需求出发,充分发挥一线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针对存在的堵点、痛点逐项整改、精益革新,最大限度压缩审批环节、再造审批流程。一是推动简政放权。出台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区级行政权力清单等10张清单,同时对照“三级四同”标准化清单,逐项编制办事指南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在全市率先组建行政审批局,将原16个部门的106项行政许可事项统一“浓缩”进“一枚公章”,审批业务人员由150人精简至23人,真正实现了“一枚公章管审批”,审批环节压缩一半;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2018年9月17日,推动涉及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领域的40个部门1103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市民之家”统一办理。二是推动“标准审批”。将157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事项;对所有审批事项的办理流程、收件要求等进行全面梳理、优化、精简,制定统一的收件标准、办结时限等规定,大幅提高即办件比例,建立“全程留痕、过往可溯、进度可查”的办事记录与督查机制,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公开、过程可控、结果可查。同时,每月对实际操作情况开展“回头看”,不断调整优化审批流程。三是推行“容缺审批”。2017年9月,溧水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区级层面《重点项目行政审批容缺受理办法》《重点项目施工许可容缺 受理审批操作办法(试行)》,探索推行承诺受理制,明确在确保安全、环保、“多规合一”审核通过的前提下,对省市区重点项目的用地、规划、施工等环节,由项目属地镇(街)和项目单位联合出具书面承诺函,区级部门依据承诺函“容缺”办理相关许可事项,给予最长9个月的手续办理承诺期。同时,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2018年全面实现“864”目标,2019年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实现“864减10”目标,即:70个工作日内完成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线性工程类项目报建审批,50个工作日内完成一般社会投资项目报建审批,30个工作日内完成带方案出让用地的社会投资项目及小型社会投资项目报建审批。
三、以系统思维探索“前店后厂”,实现最多跑一次。在实际工作中,溧水区转变观念、主动服务,全面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让审批服务从“一门式”到“一窗式”,从“分散化”到“综合化”,实现企业“进一家门、到一个窗、办多家事”,将企业来回跑、部门逐项批的审批“外循环”转换为干部代跑、部门联动的服务“内循环”,助力企业“快跑”。一是推行“一窗受理”。围绕“企业设立”“不动产登记”“施工许可”领域,分类设置综合窗口,其中企业设立开设“开办企业一日办结窗口”;将原不动产串联受理窗口调整为一体化窗口,群众即来即办,大大提高办事效率,群众评价较高;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设置综合服务“一个窗口”,实现申报材料“一张表单”,形成审管批“一套机制”,启动审批管理“一个系统”。二是推行“前店后厂”。按照“前台受理、后台审批、统一出件”的模式,积极推进“前店后厂”联动审批,切实加大“三多四联”(多规合一、多图联审、多评合一、联合勘验、联合测绘、联合验收、区域性联合评价)落实力度,其中106项已划转事项,由行政审批局组建审批专项团队集中会办;涉及多部门的审批事项,由行政审批局总协调,将33个涉及单位整合成3个工作组,于2个工作日内组织联审会办,尽快形成会审意见,提交主管部门办理许可手续,确保了施工许可手续30个工作日内完成。三是推行“项目代办”。组建“企业服务中心”和“投资建设代办服务中心”,每个镇(街)、园区配备2名专职代办员,每个审批部门明确1名代办联络员,免费提供代办服务,着力将企业来回跑、部门逐项批的审批“外循环”转换为干部代跑、部门联动的服务“内循环”,审批时限压缩三分之一以上。溧水区代办中心创新设立“代办课堂”,精心编制通用教材“溧水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宝典”,涵盖代办简介、审批流程、申报系统、费用和中介服务、公共服务、审批代办体系联络等六个篇章。
四、以法治思维落实“批管同步”,实现精细化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是推动“放管服”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支撑,只有管得好、管到位,才能放得更开、减得更多。溧水区坚持放管并重、放管结合,着力构建了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一是建立审批监管联动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建立行政审批与监管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审批信息与监管信息双向推送机制,每天将新增审批结果同步推送至各监管部门,督促各监管部门在职能整合的基础上,职能整合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调整到制定规划、提供标准、加强监管、优化服务上来,及时开展事中事后监管,创新监管手段,承担监管责任。二是实施综合执法改革。按照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要求,整合部门、镇(街)执法力量,出台“1+12”制度体系,分批下沉编制,下放行政检查事项1475项、行政处罚事项169项、行政强制事项16项,调整划拨执法人员及辅助执法人员充实到各街镇执法大队,基本实现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三是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完善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和相关制度,制定一单两库一细则”,推进随机抽查与信用监管、综合监管相互联动,强化结果运用。
“1230”改革是发展所需、企业所盼、民心所向。良好的投资环境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显示:南京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排名第五,溧水代表南京作为接受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评价工作被考核单位之一,在南京市11个区中排名第二。南京市溧水区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国家生态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民革中央康养产业实践基地、“健康江苏”实践示范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华东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县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