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名站技术导航!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做足做细做实做好”打造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新模式”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为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提升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效能,宁波江北区结合开展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中“站在群众视角实施订制式政务公开”的经验,立足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原则充分评估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在教育卫生领域深入探索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益效能指标体系并开展试点工作,为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新模式提供“江北经验”。

  一、深入调查研究,做足前期准备。市事登局、高校研究人员组建联合课题组,按照“立足事业单位社会公益职责、凸显公共事业的公益属性”这一基本思路,明确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改革试点的方向为公益效能评价,并围绕影响公益效能评价的四个方面要素(即确定影响事业单位发挥公益效能的主要因素、收集足够进行分析研判的信息、确定分析的目标、建立评价测度)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公益效能评价的核心是设置公益效能指标。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构建起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益效能指标体系框架,形成《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益效能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夯实了研究基础和理论根基。

  二、强化个性定制,做细指标体系。参考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办法、办学品质提升考评方案、推进“健康浙江”行动、“健康宁波”考核指标等内容,在前期调研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形成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公立医院、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四类事业单位年度报告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共性指标体系和公益效能指标体系两大模块,其中,共性指标体系根据事业单位的共同特性来制定,包含基本情况、党建工作、信息公开三大方面并细化为单位名称、资质许可等35项具体指标。个性指标体系则根据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按照公益投入和公益产出两部分来设置具体指标项,以义务教育事业单位为例,共设置72项指标,其中公益投入包含校舍条件、教学设施配备等具体指标,公益产出则包含学校管理、德育工作等具体指标。同时,同步编撰指标说明,根据指标是否可量化的不同特性,明确每项指标的填报要求。四类单位量化指标合计达到159项,平均每类单位40项,占全部指标的53.18%。

  三、立足先行先试,做实试点工作。出台《宁波市江北区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在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公立医院、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四类共51家事业单位率先开展试点工作。建立由区委编办、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教育局、区卫生健康局等部门组成的区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领导小组建立例会制度,加强沟通交流,及时研究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形成既各司其职又通力合作的良好工作格局。依托宁波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设计开发公益效能指标填报模块,推动指标填报工作的线上运行。组织召开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试点工作培训会,对指标填报的流程、要求、时间节点等内容加强指导培训,确保各试点单位及主管部门做好填报工作。

  四、全面评估验收,做好总结提炼。在试点单位指标填报完成的基础上开展评估验收,根据试点单位的现状和工作实际,对指标填报情况进行细致比对分析,梳理汇总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研究讨论改进意见和解决措施,收集整合各试点单位对指标体系设置的意见和建议,提炼归纳相关典型经验做法,及时做好总结提炼工作。下步,将跟进做好试点报告的公示工作,真正让服务对象“看得到、听得懂、易获取、能监督”。进一步优化年度报告指标设置,完善指标解释和系统模块功能,拓展公益效能指标体系的类别,向社会事务、文化艺术、城市管理和农林水利类事业单位延伸,推动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改革试点的点上深化、面上拓展,为提升事业单位年度报告质量、提高公益服务主动性提供有力保障,为准确掌握事业单位运作情况、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促进公益事业平衡充分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