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名站技术导航!

山东省济宁市深化“一次办好”改革 推动政务服务更加智慧透明便捷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去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部署要求,山东省济宁市大力推进“一次办好”改革,不断简化优化审批流程,深入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切实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更智慧、更透明、更便捷的政务服务模式。

  一是聚焦“一次办好”,审批服务提速增效。创新开展“市县同权”改革,市级保留的230项行政许可事项,除上级部门委托行使的9项外,其余221项全部下放至各县(市、区)、功能区办理,市县同权比例达到96%,有力提升了县域“全链条”办理能力。梳理公布市县“一次办好”事项13962项,“全市通办”事项228项,市县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至少75%,市级平均办理时限由9.3天缩短至4.6天。深化落实“3330”改革,在省级“3545”改革的基础上,整合优化企业开办全流程,大力推行“多证合一”,确保新开办企业营业执照办理、公章刻制、银行开户、涉税办理、社保登记等事项3个工作日内完成。整合国土、房产交易和税务三部门业务,实现交易、登记、缴税“一窗受理”“全城通办”和“一次办好”,办理时间由原来平均30天压缩至3个工作日。系统整合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通过推行“一口进件、并行办理、限时办结、一口出件”运行模式,将投资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控制在30天以内。

  二是加快推进信息共享,强化信息支撑。打通与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管局等11个省直部门的数据传输通道,实现省直自建系统数据即时推送和信息共享,有效解决了不动产登记、公积金、社保业务进驻市级为民服务中心后的信息重复录入问题。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动企业群众办事减证减照,部分办理事项做到秒批秒办。目前,该市市级政务服务系统已与市级公安身份证信息系统共享联通,实现办事群众身份信息和头像对比同步验证功能。此外,依托市级政务服务“一窗受理”平台,研发启用投资建设项目“一链办理”和现场勘验手机APP,不断提高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和可视化督导水平,有效提升了项目审批效能。

  三是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在全市各级政务大厅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打破部门限制,按照相近、相通、“一件事”的思路,整合设置成商事登记、社会事务、经贸交通、基本建设、公安服务、联合办理和公用事业等7类综合服务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政务服务新模式,群众办事由原来的“一事跑多窗”变为“一窗办多事”。在此基础上,组建专业化受理、帮办和代办服务队伍,努力为项目单位提供综合受理、一口咨询、报批辅导、跟踪服务等全过程“保姆式”帮办代办服务。推行“政务服务+快递”,在全市范围实现驾照、车牌、不动产证、社保卡等证照的免费邮寄。同时,完善窗口人员管理、首问负责、热情服务、延时预约等工作制度,配齐配好自动化、智能化、便民化服务设施,全面提升为民为企服务能力。

  四是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市县两级全面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作为政府工作部门,加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牌子,对审批职能进行优化整合,设置相关科室,分类实施行政许可事项和涉及行政审批的现场踏勘和验收工作。目前,该市市级保留的230项行政许可事项中,按照“应划尽划”的要求,将涉及市场准入、投资建设、国土规划、交通运输、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等领域的29个市直部门(单位)的143项行政许可事项、28项关联事项,划转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实施。在此基础上,积极搭建行政审批与监管信息互动平台,加快构建互联网载体下的“审批+监管”闭环工作模式,确保审管主体分离后,审批与监管有痕联动、无缝衔接。

  下一步,济宁市将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全面实施政务服务提速增效、数据共享智慧审批、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事中事后监管全覆盖、难点痛点堵点攻坚、督查考核严管厚爱“六大专项行动”,围绕提升服务效率,推行标准化全科受理体系,实施“秒批秒办”和“标准地+承诺制”等项改革,切实发挥“一枚印章管审批”模式制度优势,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