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天桥区委编办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积极适应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新要求,以加强实名制管理为抓手,不断完善机制、规范管理、提质增效,促进机构编制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全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完善机制、找准切入点,夯实实名制管理基础
(一)明确实名制管理专岗专责。机构改革后,区委编办专门设立实名制管理科,安排专人负责实名制管理工作,坚持落实“班前一刻钟”学习制度,学习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学习机构编制杂志期刊文章,学习先进地区、兄弟区县经验做法,持续提升工作专业化水平。在全区建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联络员、监督员、信息员“三员”人才库,明确“三员”职责,完善“工作人员备案管理”和“实名制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通过业务指导、专题培训、以干代训等形式,及时跟进加强“三员”队伍的政策和业务培训,切实增强实名制管理工作合力。
(二)完善实名制管理制度规范。健全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加强机构编制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管理、财政预算管理的协调沟通,健全完善部门间制约配合机制,在《天桥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与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对违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进行处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与组织部、人社局研究制定《天桥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配工作审批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规范人员调配及入减编流程,规范实名制管理、财经纪律,为严格用编进人管理、科学配置执政资源、优化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三)强化实名制管理政策宣传。牢树党管机构编制和“编制就是法制”意识,在全区印发《机构编制管理宣传手册》《实名制管理业务办理“明白纸”》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发放《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及《条例释义》,邀请省委编办领导开展《条例》专题讲座,举办《条例》网上知识竞赛、开展贯彻《条例》理论文章征集,深入学习宣传《条例》,不断增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刚性约束。
二、优化配置、把握着重点,提升实名制管理效益
(一)强内核扩外联,拓展基础数据应用功能。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实名制信息数据及时准确和高效应用,每年在全区开展“机构编制核查月”活动,成立专班对全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进行集中核查和纠正,为科学配置机构编制资源提供坚实基础。动态完善《机构编制工作台账》,与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共享实名制系统查询权限、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在各项改革以及评估考核、干部调整、人员招录等工作中互联互通、密切协作,有效发挥实名制数据使用效益。
(二)抓重点倾一线,服务基层民生需求。聚焦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优化重点领域机构职能,不断健全完善重大疾病传染病防治、中医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加强对教育系统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支持力度,统筹考虑学校班级数、学生数、教师及管理人员数量以及新建学校情况,科学核定教职工编制。
(三)妥安置稳推进,保障各项改革落实落地。加快推进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配合开展人员全员聘任,综合考虑园区分流人员业务、年龄、专业等实际,将人员妥善分流至发改、经济、金融等领域,有效保障人才效益发挥。
三、挖潜增效、抓好落脚点,促进实名制管理常态长效
(一)规范提升、联合督查呈常态。坚持机构编制刚性约束,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纳入区委巡察,加强配合联动,发挥区委常规巡察作用,开展机构编制专项督查。成立督查小组,对8家被督查对象开展实名制管理、贯彻执行机构编制纪律、落实“三定”规定及职责履行等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累计发现实名制管理、职责履行等方面问题17条,提出整改意见18条,并通过专题室务会审议、督查问题反馈等形式,督促整改落实。
(二)资源盘活、内部挖潜增长效。以调研评估为抓手,强化理念引导和方式创新,将着眼点由单纯增设机构增加编制转向内部挖潜存量盘活。今年,针对中小学教师资源供需矛盾问题,面向教育系统进行了专题集中调研,实地走访中小学校12所,通过个别谈话、调查问卷等形式,掌握一手数据和情况,会同财政、人社、教育等部门深入分析、反复沟通,针对存在问题,提出10条可行性意见建议,主要涉及编制管理、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分配等问题,为督促教育系统进一步优化师资配置、加大内部挖潜力度、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三)迎难破题、控编减编有成效。坚持机构编制“瘦身”与“健身”相结合,在强化源头防控,巩固深化控编减编成果基础上,主动出击,推进破解机关事业单位消化超编的历史遗留难题。制定《机关事业单位消化超编人员工作方案》,建立完善季度例会、信息共享、情况通报、台账销号、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成立工作专班,召开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消化超编工作任务、目标及各专班成员分工,合力推进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