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聚焦基层工作的“痛点”“难点”,将落实基层减负与镇(街)机构改革相结合,修订完善镇(街)权责清单,规范“属地管理”,理清权责界线,为基层赋权增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一、统筹推进,优化基层管理体制。一是推进镇(街)职能转变。紧扣党中央关于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精心谋划,统筹推进镇(街)机构改革,突出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和便民服务,加快镇(街)职能转变。优化镇(街)机构设置,按照“大综合、扁平化”重新设置镇(街)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在乡镇设置“六办一中心”、街道设置“五办一中心”,突出镇(街)集中精力抓党建、抓发展、抓治理、抓服务。二是优化镇(街)考核体系。由市委组织部起草《中共厦门市委组织部关于全面清理规范“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的通知》,按照“分级负责、全面清理,逐项规范、大幅减少,管控源头、形成长效”原则,对各区、市直各部门的“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进行清理规范。经过清理规范,厦门市目前共保留“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30项,其中“一票否决”事项8项,签订责任状事项22项。
二、全面梳理,厘清基层权责界限。一是修订完善权责清单。将推行镇(街)权责清单制度纳入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2016年镇(街)权责清单基础上,结合此次镇(街)机构改革,聚焦基层职责定位、职责界限、服务便民三大重点,部署开展镇(街)权责清单修订完善工作。在省委编办部署要求的“规定动作”基础上,自我加压、主动创新,探索将镇(街)党建职责、属地管理等纳入清单体系,为全省镇(街)权责清单范本梳理工作提供“厦门样本”。二是规范“属地管理”。针对基层工作中存在的责任边界不清、责任下移等突出的问题,以理顺事权关系为重点,组织开展规范“属地管理”工作。推动各区聚焦基层反映比较强烈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城乡建设、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社会保障等方面,依法依规梳理区、镇(街)“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明确主体责任、配合责任,并将清单作为区和镇(街)履职、监管和问责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厘清区、镇(街)职责分工。截至目前,全市6个区均梳理公布了“属地管理”事项清单,共公布“属地管理”事项428项。
三、双管齐下,推进基层放权赋能。一是规范事权下放。推进“强区放权”改革,规范市直部门下放区、镇(街)以及区直部门下放到镇(街)的事权,建立健全基层事务准入制度,明确下放下放原则、承接要求、工作保障、后续监管等工作要求,并对下放后评估、监督问责责任等进行明确,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二是推动执法下沉。推进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印发《中共厦门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修订完善镇(街)权责清单和加快推进镇(街)综合执法改革的通知》,明确改革要求和路线图。选定一乡镇一街道为试点开展综合执法改革,探索推动执法权限和执法资源下沉镇(街),制定改革方案,梳理执法事项,赋予基层有需要能承接的执法权限,着力解决基层“看得见、管不着”问题。目前,两个试点区已印发镇(街)综合执法改革方案,组建执法队伍并挂牌运行,实行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