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7年以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作为全省首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单位,大胆探索“一门、一窗、一网、一次、一链”政务服务便民化改革路径,唱响了“一个电话服务到、一枚公章审批完”改革品牌,被《中国改革报》、新华网誉为改革创新的“吉安样板”。
一是突出资源聚合,推进政务服务集成化,实现“一窗式”受理,全科服务。该区坚持整体联动,进一步减人员、减事项、减环节、减时间,全方位整合各类资源,推动政务服务集成化、标准化、规范化。将原23个区直部门划转至行政审批局的194项行政许可事项已调整为230项,按市场经济、投资建设、涉农事务、社会事务四个领域对应归口业务股室。同时,梳理出32个部门1049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办理,集中率达98%。公布实施三批“一次不跑”事项190项和二批“只跑一次”事项333项,可办理率81.6%;735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办理,网上可办率达70.2%。职能向窗口聚合,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队伍,实施全能式服务、全科式服务、全天候服务,实现“一个岗位服务、一个人员审批、一天24小时不打烊”。同时,按照“布局合理、流转顺畅、服务便捷”的原则,对政务大厅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在办事大厅设置23个综合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无差别综合受理服务,每个窗口都可以受理任何事项,做到“只进一个门,只取一个号,只找一个人”。开发运行“一口式”网上审批系统,将审管互动、电子监察等功能模块融为一体,将2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全程网上申报办理和查询,做到24小时网上受理,实现“一网通办”。 二是突出简政降本,推进政务服务高效化,实现“一链式”办理,全程联审。该区坚持夯实服务基础,优化审批流程,通过削“繁”、解“难”、破“堵”,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确保办事指南“一单清”、群众咨询“一口清”、受理材料“一手清”。申请人涉及多项审批事项的,实行“一件事情”办理,申报资料精简30%,审批时限压缩65%。围绕企业群众办理次数多、社会反映强烈、与日常工作生活联系密切的企业注册登记、投资项目施工许可实行 “一事一专员、多证一次出”改革,实施专员式帮办、保姆式服务,全流程跟踪,企业办事“进一门、配一人”,将“多事”整合为“一事”,将“多次出证”整合为“一次出证”,通过流程再造,并联审批,区域评估,切实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打造出“吉速办”品牌。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21个工作日,减少申报材料10项。创造性地推行“一窗受理、合并审查;一章审批、限时办结;一次出件、审管结合”审批模式,制定了《相对集中事项审批流程表》,实行分层级审批办理,通过精简流程压缩审批时间。同时,按照“取消废止一批、告知承诺一批、信用查验一批、证件代替一批、部门核查一批、信息共享一批”六个一批操作模式,梳理出证明事项261项,保留124项,取消代替137项,精减率达52%。 三是突出整合共享、推进政务服务立体化,实现“信息化”服务、全网覆盖。该区坚持以企业和群众办事“一次不跑”为目标,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推进政务服务智能化、网络化、便捷化。在全省引领“一窗式”综合受理系统和试点市大数据中心及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依托自助服务一体机等辅助设备,完善线下智能化服务大厅建设,进一步提升省政务服务网“赣服通”吉州分厅建设,积极对接推广应用“赣服通”小程序,梳理出22项高频多发事项录入应用,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办事“一个出入口”问题。建立中介服务管理系统对接区12343服务平台,打造智能问答咨询平台,将线上虚拟大厅与线下实体大厅无缝融合,做到企业群众办事“线下只进一个门,线上只登一个网”。以区智能化政务服务大厅为“蓝本”,将建设、运行、管理模式延伸到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打造三级政务服务网。同步推进公安、交警、消防、司法、人社、税务、民政等部门单位专业办事大厅“6+X”模式,在事项集中、窗口审批、大厅服务等方面做到与区行政审批局实现互联互通互补,实现“一窗式”综合政务服务在全区拓展覆盖。同时,针对业务量集中、办理时间较长或因健康、年龄等原因导致办理业务较为困难的办事群众,建立辅助领办帮办服务机制,及时提供领办服务,由领办员现场帮助群众取号、填表、咨询解答或指导网上录入材料申办,同时要求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点与基层邮政服务点合作,提供代办帮办服务。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提供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办理窗口,自2019年1月1日起工作日中午、双休日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提供错时延时服务。高频多发的即办件办理原则上实行窗口值班制,承诺件和办件量较小的即办件实行预约制,确保企业和办事群众在非工作时间能办事、办成事。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