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精神,立足县域实际,以解决现存执法体制矛盾为着力点,注重四个坚持,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截至目前,全县已形成县乡两级“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平台”,构建了“1+7”综合加专业执法监管模式,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坚持加强领导与完善机制两手抓。自2016年8月起,县委县政府就把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列为全县重点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牵头抓改革、亲自研究部署和推进改革工作。及时成立了“蒙阴县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蒙阴县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联席会议制度”,由县政府县长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和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和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副组长、召集人具体负责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各乡镇街区、县直各部门单位也都相应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均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同时,在县编办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由编办牵头,纪检、组织、人社、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具体研究制定改革配套政策,逐项推进改革相关工作。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构建了有力的领导机制、工作格局和责任机制,为顺利推进改革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是坚持提前谋划与调研先行两注重。为全面托清行政执法现状和部门单位执法实际,蒙阴县提前谋划、主动作为,积极发挥改革牵头部门作用,确立了“调研先行”的工作思路,先后三次组织开展集中调研活动,重点摸清了全县执法机构设置、执法队伍建设、人员编制配备、执法职责梳理、执法边界划分、执法机制建设、执法工作开展和执法问题建议等8大类基本情况,梳理出“执法力量散、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执法效能低、执法存在盲区”6项基本矛盾,为制定改革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两结合。在改革推进中,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和省编办《关于<临沂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方案>的批复》作为推进执法改革的政策依据和刚性约束,并紧密结合蒙阴实际,细化出台了《蒙阴县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和《蒙阴县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作为指导全县推进执法改革的工作依据和主要路径。在坚持做到“两个相对分开”、“权责一致、精简高效”、“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和“统筹协调、有序推进”的四个基本原则和执法队伍数量不超过8支的总前提下,充分考虑蒙阴县行政执法实际矛盾,合理设计了“1+7”执法模式。一方面,突出做实做大“1”支综合执法队伍,即把基层发生频率高、专业技术相适宜的城市管理、住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工商管理、交通管理、水务管理、食品药品监管、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发展改革、人民防空、防震减灾、文化市场、教育体育、科技、旅游、商务、民政、经信等19个领域的全部或部分行政执法权纳入综合行政执法范围,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充分发挥大“1”综合执法的优势作用,较好提升了县乡综合执法能力。另一方面,合理设置“7”个部门领域内的专业执法队伍,对于执法事项较多、执法队伍基本健全、执法活动比较经常的交通、安监、人社、农业、卫计、市场监管、食品药品等7个部门或行业,整合组建7支专业执法队伍,推行部门领域内综合执法。“1+7”综合执法+专业执法模式的构建,既落实了省市要求,又突出了蒙阴实际,彰显了综合行政执法的实效和活力。
四是坚持推进改革与保持稳定两促进。为做到改革与稳定“两手抓两不误”,着力抓实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在贯彻省市改革要求、起草制定改革方案和实施意见,以及机构组建、人员编制划转的实践中,时刻把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和涉改人员思想认识的统一和提高抓在手上,充分发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综合执法改革联席会等议事决策平台作用,先后2次召开县委常委会、2次召开县政府常务会、4次召开综合执法改革联席会议,深入研究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广泛宣传综合执法改革的目的意义和改革坚持的原则、遵循的方法、推进的路径,为推进改革营造了良好环境。二是务求实际实效。在职责调整、人员编制划转中,对于涉及执法职责调整且编制矛盾突出的部门,没有生硬套用条条杠杠,而是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化解矛盾。三是注重以人为本。为保证改革不造成新的矛盾,在县综合执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下,县编办、纪检、组织、人社等部门专门研究制订了《蒙阴县综合执法改革人员编制划转方案》,既遵循了专业执法队伍整建制划转的刚性约束,又坚持了非专业执法队伍人员划转采取“个人自愿”和单位研究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全力做好“工作推进和涉改人员利益保障”结合文章,保证了改革平稳有序进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