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委编办严格遵循《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要求,在“建强一个机制、紧握两个抓手、坚持三个强化、力促四个到位”上下功夫,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建强“一套机制”,明流程、强管理。一是制定《河东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管理范围、原则、管理内容、管理程序、监督检查等,进一步加强了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推进了全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健全了机构编制管理协调约束机制。二是制定《临沂市河东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编制使用原则、编制使用程序、编制使用违规处理等内容,对规范透明使用编制,避免超编进人、无序用编提出了明确要求,推进了机构编制法定化和实名制管理规范化。
二、紧握“两个抓手”,清底数、夯基础。一是依托山东省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各机关事业单位通过系统开展网上业务办理,实现人员入减编业务、关键指标修改业务的办理和机构人员信息维护;编办严格依据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和部门单位“三定”规定、编制事项调整文件、领导任职和人员变动文件等,实现实名制系统机构和人员信息更新及时。二是制定机构编制及实有人员管理台账、机构明细台账、2012-2021年度机构数和编制数统计台账等,将全区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名称、规格、经费形式、编制数和实有人数等情况纳入台账管理,每半个月更新完善一次,保证了台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强化了动态监管,使全区编制数和实有人数明确化和清晰化,为全区机构编制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坚持“三个强化”,严把关,促效率。一是强化风险预判。全面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库信息数据管理,对全区党政群机关编制、实有人数,在编人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级结构、股室分配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深入分析研究,预警超编、超配风险,杜绝新问题滋生。二是强化业务把关。严格业务办理程序,杜绝先入库后落编现象。人员入减编业务、关键指标修改业务、机构人员信息维护管理均通过实名制系统发起相关业务、上传必要附件,高标准审核人员入库出编业务,严格依据考聘公示名单、组织部门任职文件和组织、人社部门干部介绍信等,对照人员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审核批准人员入库业务;严格依据组织部门任职文件、解聘合同和组织、人社部门出编材料等,审核批准人员销编业务。三是强化流程精简。全面优化用编、入编、出编等机构编制事项办理流程,在系统通知公告栏投放办事流程、业务办理标准等,使各项业务所需资料和操作步骤一目了然,将用编核准和出入编业务统一归口实名制办公室,实现“全流程”办理,同时依托新版实名制数据库,实现用编核准、人员出入编业务“不见面”审批、“零跑腿服务”。
四、力促“四个到位”,转理念,提水平。一是主动靠前服务到位。按照一岗多能理念培养“全能化”“多面手”工作人员,确保各个岗位服务不间断,高效不停靠。发挥新媒体沟通便捷、及时优势,建立了“河东区机构编制交流群”,非涉密业务交流、通知发送、实名制系统使用和维护的技术咨询等,均可通过微信群咨询办理,既减轻了部门单位负担,又提升了机构编制部门的服务效率。二是严格机构核查到位。每年10月份为全区机构编制核查月,采取单位自查、集中核查和即时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信息和人员信息进行核查,着重从机构情况、台账管理情况、编制情况、领导职数情况、人员信息情况五个方面进行,核查工作开展6年来,切实提高了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信息的质量和运行效率。三是监督检查到位。加强建立与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机构编制管理、人事管理、财政管理数据共享,互为约束、整体联动。对违反机构编制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四是问题整改到位。对发现的各类机构编制问题,要求部门单位制定整改方案,并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事项和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对账消号,并将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与机构编制事项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