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名站技术导航!

从“分兵作战”到“握指成拳”——济南市市中区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大应急”体系建设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济南市市中区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研究出台《关于推进“大应急”体系建设的意见》,初步实现管理机制与处置流程、应急要求与技术方法等方面的有机衔接,有效提升全区应急管理整体水平。

  一、优化运行机制,构建大应急管理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高规格成立区应急管理委员会。组建市中区应急管理委员会(简称区应急委),由区委书记任第一主任、区长任主任,常委副区长任常务副主任,各负有应急管理相关职能的部门为成员,统筹负责全区安全风险预防控制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区应急委下设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区应急局负责,区应急局局长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作为调度长,全面统筹调度全区应急工作。

  压实行业责任,多领域设立应急处置指挥部。在区应急委的工作框架下,设立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地质灾害、生产安全、城市消防、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公共卫生、市场监管等9个应急处置指挥部,由相应分管副区长任指挥,各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牵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压实属地责任,全方位增强应急处置力量。以各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为平台,结合全区网格化治理体系建设,完善提升网格化应急管理能力,全面做好风险识别、隐患排查、日常监管、信息传报、值班值守、先期处置等,在专属园区组建属地应急处置力量,全面压实相关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

  二、搭建智慧平台,推进大应急触角延伸

  建立“中枢大脑”系统。整合全区16个部门的应急管理资源建立区应急指挥平台系统,接入应急、公安、卫生、市场监管、防汛防灾、森林防火等端口视频信号,实现应急信息一口归集,应急事件即时响应、联动指挥。

  织密应急“脉络”网格。结合网格化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在各街道和有关园区强化属地应急处置力量,推行应急管理“点、线、面”网格化监管(“点”即为一家店铺、“线”即为一条街、“面”即为一个区域),全区共划分网格“点”4758个、“线”322条、“面”127个,均明确应急管理责任人,运用城市安全巡查系统,开展全区应急管理基层基础数据录入和线上线下隐患排查工作。目前,已配备网格管理员762人,录入监管点位12098个,整改隐患1853项。

  完善应急“神经末梢”。重点强化微型应急救援站和消防站建设,在辖区各微型应急救援站配备微型巡逻车、消防摩托等应急装备;在辖区各微型消防站都配备“可视化一键报警”服务系统,可以第一时间初判现场险情、精准定位,迅速展开有效救助,全面落实基层“安全巡查、宣传培训、应急救援”职能,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三、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大应急运行效果

  健全完善制度保障机制。发起流程再造行动,出台《应急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应急指挥中心运行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各单位的牵头和配合关系,建立各尽其责、有效配合、协作顺畅的工作机制,确保大应急体系高效运行。

  健全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建立信息流转机制,按照分类分级原则,第一时间将应急信息推送至相应指挥部及各属地,实现突发事件即时传达、即时响应、联动指挥。建立事件处置机制,根据突发事件类型、事态严重程度,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各相关责任单位按照预案迅速参与处置救援;各街道、园区切实履行属地责任做好处置和保障工作。建立善后处置机制,处置主体向区应急委办公室反馈处置结果,并统筹属地和有关单位妥善开展善后工作和恢复重建计划。建立总结评估机制,及时分析事件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健全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坚持“防救一体、以防为主”的工作理念,将企业安全标准化与双重预防体系相融合。通过“集中培训+定点辅导”,解决企业应急体系运行不畅问题;通过“督导检查+精准执法”,解决企业不想管、不愿干问题。系统运行以来,辖区危险化学品储存经营企业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5家已全部录入系统,累计辨识风险点7200余个、危险源25800余个,每月排查数据20余万条,通过及时通报、约谈、精准执法等手段,督促企业消除隐患,落实主体责任,辖区安全生产环境保持持续稳定。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