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执法力量,在设置机构和人员上下功夫。在两个试点镇街整合镇街现有的站所、分局执法力量和资源,由分管大执法模块的党工委副书记任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分管城市建设管理、应急消防管理等工作的副主任为副队长,各部门派驻站所和镇街内设科室在编在岗的承担执法监管职责人员及执法辅助人员为日常工作人员,组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明确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不定职级,实行镇街属地管理,以各区级部门为执法主体开展工作。待下步省政府授权下放相对集中行使处罚权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权后,直接以镇街名义开展执法工作。
二是厘清主体职责,在明确执法工作范围上下功夫。将城乡规划、土地和矿产资源、市容环境卫生、城市绿化、市政公用、房地产业、建筑业、历史建筑、水行政、安全生产、民政管理、卫生健康、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陆域渔政、农业管理、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旅游管理、体育管理等纳入镇街综合执法范围,其中市场监管、交通运输两支执法力量,根据上级改革要求,不纳入综合行政执法队,但配合参与综合行政执法队工作。
三是优化执法流程,在制定工作运行机制上下功夫。在试点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统筹各部门派驻站所,对外挂牌综合行政执法队,实行一幢楼办公或者就近办公制度,迅速响应镇街执法需求。通过共同制定综合执法工作机制和执法流程,规范执法运行体系,由试点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牵头,制定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执法协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案件流转机制以及疑难案件研判会办机制等相关制度。在区级层面发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协调及统筹职能,建立执法协同联动机制,各执法主管部门建立对镇街综合执法的指导和监督的工作机制。以系统信息化为依托,提升执法办案流程便捷度,合理简化镇街执法事项的工作步骤,通过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执法业务指引等方式,使更多案件能在基层站所一站式办结。
四是规范执法行为,在编制执法事项手册上下功夫。按照“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的原则,将执法频次多,与企业生产、群众生活密切度高、执法专业程度相对低的执法职能梳理好,提供部门各自在镇街的执法事项清单,对“专业性强、执法频次少、镇街难承接”的事项仍留作部门专业执法。由试点镇街根据部门提供的执法事项清单,认领适合在镇街层面实施综合行政执法的事项,并梳理镇街层面法定的执法事项,确认镇街执法事项清单,由区委编办、区司法局对执法事项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审查审核,形成最终执法事项手册。
五是加强干部管理,在出台干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明确属地管理范围,赋予镇街日常管理考核权,统一派驻干部入驻网格形式、住夜值班模式,严格派驻机构负责人请销假制度和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人员分配调度工作负总责制度,规范部门派驻镇街干部的人事调整。站所干部的年度考核由部门会同镇街进行,干部的提拔晋升以年度考核结果及镇街的推荐为重要依据。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