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黄冈武穴市委编办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坚持围绕“1+4”改革方案有序推进,形成了“实施范围全域化、职能整合集约化、机构设置扁平化、协调配合一体化”的工作格局。
一、坚持全面统筹,优化总体设计
按照全国改革试点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构建了“1+4”的改革实施方案。“1”是以整合职能相近、执法内容相当、执法方式相同的机构和职能为原则,将涉及公共服务、关系民生的行业领域,或执法事项单一、力量不足等行政执法职权整合,划入综合行政执法局,实行跨部门综合执法;“4”是综合考虑执法的专业性、技术性、方式方法的异同性,整合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农业、应急管理4大领域执法机构和人员编制,分别组建一支执法队伍,实行领域内相对集中执法。按照先相对集中、后全面整合的思路,待条件成熟后,全面集中行政处罚权,最终实现全市一支队伍管执法。
二、集约处罚职权,优化运行方式
一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按省政府批复,“1”的领域,集中了城管、住建、国土、人防、教育、地震、文化广电影视、水利、旅游、体育、民宗等20个方面共827项行政处罚职权。在“4”的领域,市场监管领域集中了工商、质监、食药监、商务、粮食、物价等6个方面共698项行政处罚职权;交通运输领域集中了交通运输、公路、港航3个方面共70项行政处罚职权;应急管理领域集中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方面共166项行政处罚职权;农业领域集中了农业、农机、畜牧、水产、农村能源、农民负担6个方面共274项行政处罚职权。
二是探索管理模式。在“1”的领域,以城乡一体为目标,执法机构覆盖全部镇街,实行全域综合执法。在“4”的领域,结合各自特点,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机构与市场监管局实行“局队合一”;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实行线路和区域执法;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分种植业、畜牧、农机、水产等行业按块执法;在应急管理领域,考虑到其特殊性,继续实行集中统一执法。
三是探索编制标准。在“1”的领域,确定城区按常住人口万分之八、镇街按户籍人口万分之五比例配置执法编制。在“4”的领域,以总量控制、内部调剂、有增有减为原则,所需编制均从系统内部调剂。
三、有序推进实施,优化执法载体
一是组建了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行政执法局为政府工作部门。下设3个直属执法机构:法制大队,加强法制保障;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直属大队,提供机动力量。向12个镇街派出分局。按标准核定编制,通过转隶、遴选、招聘、政策性安置等方式择优选用执法人员,87%以上下沉执法镇街一线。市公安局设立了城市管理警察大队,以综合行政执法局管理为主,各镇街派出所1名副所长兼任派出分局班子成员,加强执法保障。
二是组建了“4”个领域综合执法大队。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农业、应急管理等4个综合执法大队组建运行,除整体划转机构外,其他执法人员严格按5项条件转隶到位。
三是组建了街道执法中心。按照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综合考虑武穴先行一步的特殊性,4个街道实行综合执法中心与市综合行政执法执法局派出街道分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体制。暂保留延伸派驻体制,实行两年过渡期。4个分局编制全部下划到街道,执法人员全部下沉到一线,由街道统一管理和指挥调度。
四、完善运行机制,优化协作联动
一是完善了推进机制。坚持市级主要领导领衔,一个专项小组协调,一个部门牵头,一个专班落实。坚持定期召开以市长为组长的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问题。坚持开展督办,改革试点列为市委、人大、政府、编委、改革办的重点督办项目,已先后14次以专题会、现场会的形式开展督办。
二是落实了责任机制。建立健全了市委市政府“主导”、综合行政执法局“主建”、镇街和4支执法队伍“主战”的工作格局。横向上,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为主体,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应急管理4支执法队伍为支撑,融合了综合性、领域性和区域性特点,促进协作互动,共管共享;纵向上,综合行政执法局与派出各镇街分局和4支执法队伍优势互补。
三是形成了制度体系。出台了《武穴市综合行政执法实施办法》、《建立健全综合行政执法协调配合工作机制的意见》、《关于规范综合行政执法局派出分局暨镇(处)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建设的意见》、《武穴市街道综合执法协调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完善了执法衔接、信息共享、联动协作、案件移送、司法衔接、执法保障等六项机制。
四是健全了部门联动机制。建立了“融进去、请进来、返回去、齐步走”的部门间共巡共处共享协作配合机制,综合行政执法局与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武穴市分局签定了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巡检制度,与水利湖泊局、教育局、人防办等部门签定了协作联动文件。探索了司法协作联动机制。与公安机关建立了联勤联动机制,与检察机关对接了“两法衔接”平台,与法院加强了行政执法案件强制执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