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名站技术导航!

江西省着力打造乡镇(街道)改革“系统集成版”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近年来,江西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从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省所有乡镇(街道)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立足基层实际,突出“五个强化”,着力打造乡镇(街道)改革“系统集成版”,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改革后,基层管理体制更加优化、便民服务更加高效、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层治理更加有序、干部干事更加有劲,为推进“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落实“十四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党建引领,管理体制更加优化

  坚持把加强党对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和乡镇(街道)改革有机统一起来,强化乡镇(街道)党(工)委核心领导作用,乡镇(街道)党建办公室设置实现全覆盖。乡镇(街道)结合主体功能定位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在规定限额内统筹优化和综合设置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30个经济发达镇先行一步,按“一办七局”模式设置机构,机构总数精简幅度达40%;其他乡镇(街道)乡镇机构数设置7-9个,街道5-7个,事业单位统一规范为便民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队,机构数量、机构名称、机构职能基本一致,打造扁平精干的基层组织架构。通过有效统筹有限资源,各地保障了精准扶贫、社会事务、应急管理、退役军人服务等重点领域在基层有机构有编制,党群服务、综合治理、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实践等基层重要平台场所有人员有力量。南昌县向塘镇与辖区内省级开发区探索“镇区合一”管理体制,将改革前镇和开发区下设45个机构精简为改革后的10个职能机构,整合镇区行政资源,优化镇区关系,工作效能大幅提升。改革后,除党中央明确要求实行派驻的机构外,其余派驻机构均下放乡镇(街道)综合设置,各地派驻乡镇机构大幅减少,改变了站所林立、条块分割的状况,理顺了县乡关系。

  强化扩权赋能,便民服务更加高效

  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原则,将点多面广、直接面向人民群众、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审批服务执法等权限赋予乡镇(街道),完善乡镇(街道)为民服务功能。30个经济发达镇量身定做“一镇一目录”,共赋权4151项,平均赋权138项。其他乡镇在108项政务服务清单基础上,从省政府98项乡镇(街道)赋权目录中“看单点菜”,区分乡镇与街道、城关镇与其他乡镇,实行差异化赋权。改革后,30个经济发达镇依托行政审批局打造综合、便民、高效的政务服务平台,余江区锦江镇窗口人员总数精简48%,但可办理事项增长265%,办事时间压缩了一半。121个重点镇和其他400多个乡镇(街道)紧随其后积极探索,初步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大力推进就近办、快捷办、集中办、设置代办点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广“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全省96%的行政村(社区)设置了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乡镇(街道)、村级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可通过江西政务服务网申报办理,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强化统筹协调,运行机制更加顺畅

  强化乡镇(街道)对辖区工作的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责,建立统一指挥统筹工作机制和行政执法协调协作机制。建立乡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县级职能部门将职责范围内的行政事务委托或交由乡镇(街道)承担的,需审批并充分听取基层意见。明确乡镇(街道)机构与县级党政机构的职责对应关系,与县直部门“一对多”“多对一”,避免多头指挥,衔接不畅。充分发挥经济发达镇改革示范效应,建立健全及时响应机制,形成南昌、赣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宜春、萍乡“乡呼县应”和吉安市“三级联调”矛盾纠纷工作机制等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统筹机制模式,赋予乡镇(街道)对辖区内需要多部门协同解决事项的相应协调权和督办权,加强乡镇(街道)统筹协调辖区内工作的能力。建立乡镇(街道)党委为主导的考核工作机制,赋予乡镇(街道)对上级部门的考核评价权,强化乡镇(街道)对部门派驻机构人员的日常管理。各地探索“行政+事业”机构统筹设置、编制统筹使用、人员分类管理,赋予乡镇(街道)更多用人用编自主权,为统筹优化基层机构编制资源探出新路。

  强化“多网合一”,基层治理更加有序

  推动各地整合设在乡镇(街道)党的建设、综合治理、社区治理、数字城管等各系统指挥信息资源,强化“多网合一”,建立一体化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构建纵向贯通省市县乡村,横向覆盖各级政务部门的“一张网”。南昌县向塘镇、渝水区罗坊镇、余江区锦江镇等率先打造大数据社会治理指挥平台,实行“发现问题-上报平台-响应派单-协同处置-结果上传”闭环管理,在疫情防控和智能防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优化综合行政执法流程,1000多个乡镇建立了统一的综合执法机构,代表乡镇政府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或统筹上级部门执法力量开展联合执法,通过整合网格平台,探索实现基层管理跨部门、跨层级协同运转,乡村治理由“人工管理向“智能化”转变,改变了乡镇过去“只管不罚”“看得见的管不着”的尴尬处境,解决了长期以来想解决但未能解决的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堆乱建、垃圾治理、工地扬尘等基层治理难题,城乡面貌村居环境得到大力改善。

  强化队伍建设,干事创业更加有劲

  根据乡镇(街道)改革后的职能变化,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联合在江西干部网络学院举办全省机构改革后乡镇(街道)工作人员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班,75000余名乡镇(街道)工作人员参训,市县采取流动现场会、专题培训班等方式,提高乡镇(街道)干部履职能力,确保下放的审批服务执法事项接得住、托得起、管得好。针对基层干部待遇低、晋升难、留不住等问题,指导各地在乡镇全面推行绩效考核、提高乡镇(街道)人员评优比例、职务职级并行向乡镇倾斜、定期选拔事业干部进乡镇党政班子、加大基层工作财政投入、探索人员“县属乡用”等一系列举措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推动乡镇(街道)人员工资待遇高于县直机关人员的20%,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立足农业大省省情,大力开展“三支一扶”招募计划和农林水、自然资源等领域基层急需专业技术人员定向培养工作, 2019-2020年全省共招募“三支一扶”人员4000余人,下达本地生源培养计划3000余人,着力培养“一懂两爱”队伍。宜春市计划选拔100名年轻高层次人才进乡镇领导班子,同时设立专项编制池,公开招聘1000名大学生专职村干(党建信息员)到村工作,大力改善基层队伍结构。乡镇(街道)改革的深入推进,为江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为当地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特别是先行先试的经济发达镇,立足资源禀赋,着力壮大培育一批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一批市场上“叫得响”的本土品牌和有竞争力的产业基地,经济发展势头更加强劲,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瑞昌市码头镇、南康区唐江镇等落户企业或规上企业成几何倍数增长,生产总值或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实现翻番,成为当地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各地推动乡镇(街道)改革与城镇化综合改革、特色小镇建设协同推进,聚焦民生关切,加强棚户区改造、学校、医院、敬老院等项目和政策资金的扶持,完善城镇化建设、规划和管理,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多措并举、系统集成,形成了改革的叠加效应,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基层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