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扎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地处中心城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基层治理存在街道社区权责不对等、主责主业不聚焦、多元参与不充分等问题。为此,山东泰安泰山区紧抓建设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的有力契机,全面推开街道职能转变工作,以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为重点,以减负增效、赋权扩能、组织重构为抓手,强化党建引领、优化治理体系、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一、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减负增效,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坚持把厘清街道职能职责作为职能转变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一是调整工作重心。出台推进街道转职能试点《工作方案》,将街道承担的招商引资、协税护税职能,向区商务局、区经济合作促进中心转移,探索建立经济部门和功能区主抓经济,街道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的体制机制,引导街道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二是明晰职责权限。研究制定《区街道(镇)“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公布7大领域52项具体事项,明晰区街道(镇)两级职责权限。对清单中涉及的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23项监管部门多、监管难度大的重点领域,编制《区级“属地管理”事项部门职责明细表》,进一步细化职责分工,明确每个部门承担的职责,有效解决“难找人、找人难”问题,减轻基层工作负担。三是推动赋权扩能。加大街道对派出机构考核评价、干部任免等方面评价权重,街道评价占区直部门年终绩效考核权重的1/3,对派驻机构履行职责评价占派驻机构考核权重的60%以上,进一步强化街道话语权。同时,建立健全人财物保障政策,做好财政兜底保证,大力支持示范社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养老、特殊群体护理照料等服务。
二、强化党建引领,优化治理体系,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坚持融合共建,突出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增强统筹协调和组织引领能力。一是做强街道。理顺基层组织管理体制,在区级设立城市基层党建指导中心,在街道镇、社区村分别设立党建工作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增强工作力量。指导5个街道整合辖区512家驻区单位和两新组织成立党建联合体,定期开展主题活动,实施共建项目,凝聚共驻共建合力。二是做优社区。在城市社区推行“红领益家”共治联盟社区治理模式,广泛动员辖区自治组织、物业企业、驻地单位、“双报到”单位、“两新”组织以及志愿者等力量参加,按照“社区吹号、多方报到、互联互动、协同高效”模式,组织多元治理主体共商共治社区事务,协同解决治理难题,强化社区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基础作用。三是做实物业。长期以来,街道没有专门机构承担物业管理工作,人手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业管理职能的充分履行,结合街道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各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承担物业管理职责。同时,针对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等难点问题,在全市率先实施“红色物业”,区级层面成立物业行业党委,逐步解决老旧小区物业无人管问题。
三、放大整体效应,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基层治理能力
改善服务是推进街道职能转变的核心。一是推动为民服务精细化。依托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站,推行“全科+自助”政务服务模式,设置服务“全通岗”,选聘全能型工作人员担任,实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一季度,街道、社区通过网上办理和实地办理相结合的方式,共办理个体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等政务服务事项6914件,为企业群众提供各类事项代办服务1000余件。二是推动为民服务精准化。按照“多网合一、一网多员、同格同责”的原则,系统整合党建、城管、食药等网格资源,根据地域面积、小区楼栋和人口数量确定网格单元1089个,组建红色网格驿站155个,建立网格党支部62个,以党员为主体组建“3+X”服务队,形成社区结网、街巷连线、小区布点的全覆盖网格体系。疫情期间,组织1.7万名党员下沉至网格,确保了疫情的精准防控。三是推动为民服务网络化。探索建立“城事办、办城事”工作体系,运用智慧城市理念,开发“办城事”数字平台,打造了“镇街呼叫—民生服务中心初审—两办派发—部门办理—镇街反馈”的运行模式,减轻街道镇处理疑难问题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