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党中央、福建省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系列决策部署,福建省莆田市委编办坚持以“向深圳学习、和厦门一样”为目标,重点围绕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和市场监管的“盲点”,打出简政放权的“组合拳”,力破提能增效的“中梗阻”,切实为企业“松了绑”、为群众“解了绊”、为市场“腾了位”、为廉政“强了身”,极大激发市场新活力和发展新动力,有力助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美丽莆田、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进程。
一、着眼职能明晰使实劲,构建审管分离新体制。一是分散职能抓整合。按照“区分类别、职能对口、权责一致”的原则,推行北岸开发区行政许可改革试点经验,将原来由发改革、住建、教育、交通等29个部门承担的276项行政审批事项和部门管理事项整体划转到行政服务中心统一行使,形成一家受理、集中审批的工作格局。同时,对原相关部门职能定位重新梳理界定,明确行业发展规划、政策规范、行业管理、公共服务等5个方面职责,提出将履职重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和提供优质服务方面,实现“审批、管理、服务”责任链条的无缝对接、完整闭合。二是内部职能抓配套。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在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设置审批服务科、督查科、政务数据科、交易服务科、人事教育科等6个内设机构,明确细化了6大类23项职能,最大程度地在简约高效上主动用力、精准发力,实现从空间重构向实用配套、高效运行延伸。三是边界职能抓明确。坚持责随权走、责按事定,落实责任主体,理顺了层级之间和部门之间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执法监管等19类73项职能,梳理市、县(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共计12593项,涵盖行政许可事项6915项、行政确认1442项、行政裁决11项、行政奖励7项、行政给付144项、其他行政权力事项1823项、公共服务事项2251项,在纵向上做到上下对应、脉络清晰,在横向上做到壁垒分明、各司其职,有效破解了责任不明、边界不清、多头审批的问题,确保了每个行权环节、层级边界、部门边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着眼架构优化出实招,打造精干高效新队伍。一是平台重塑强能增效。按照“受理权与审批权相对分离”的原则,建立“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服务模式,全面开通商事登记、五险一金、不动产登记、民生经济、投资项目、便民服务等6个领域近百个综合受理窗口,梳理下达100项“一事联办”集成套餐任务,从而使群众办理许可事项由过去需跑多个部门变为只到行政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办理。目前,“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99.24%,“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90.43%,全程网办事项占比68.58%。二是盘活资源强人聚力。坚持“拓宽渠道、优化结构、注重效能”的原则,聚焦行政审批职能定位和业务发展需求,实行专职派驻、劳务派遣、公开招聘等方式,想方设法保障行政服务中心用人的需求。同时,将职能部门原从事审批服务的人员充实到事中事后监管岗位,有效推动部门履职重心向监管服务转移。三是挖掘潜力强队提质。积极推行“进驻力量+购买服务”建设模式,采取“购买服务不购买人”的方式补齐配强前台综合窗口办事员,委托第三方机构统一聘用、培训、管理和考核,通过引进专业辅助团队,在审批流程上实现“受审分离”,使专业审批人员专心做审批,辅助团队专心做服务,审批服务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仅去年办件情况看,共受理143.5万件,即办件129.8万件,即办率90.4%,政务服务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坚持以“自助办”为突破,在17个试点社区配备17台惠民宝自助机,想方设法为群众提供“就近办”24小时服务。
三、着眼流程再造下实功,创新审批服务新机制。一是推进审批服务制度化。着眼对口、实在、管用要求,修订完善平台各方人员行为守则、信息发布、场地安排及专家抽取、保证金管理、交易服务费收取、政务服务窗口质量等43个配套管理制度,做到一个窗口管接件、一张票据管收费、一个号码管服务、一张表格管评估、一个中心管审图、一把尺子勘验、一本蓝图管规划,切实从制度层面细化固化优化行政审批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和约束了权力运行。二是推进审批服务规范化。坚持用标准化管理的理念提升行政审批服务品质,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联审联办”运行机制,大力实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流程清单”目录管理和“事有所办”12345服务模式,即推行一项授权改革,实现“一章”管事(党建+邻里中心业务专用章);建立一体互动平台,推动“两线”融合(线上、线下);打造一链特色服务,完善“三单”联办(群众点单、社区下单、部门批单);健全一套配套制度,夯实“四制”保障(服务评价制度、服务回访制度、服务督察制度、服务考核制度);建立一张个性清单,实现“五办”便民(社区事项马上办、镇街事项就近办、审批事项网上办、便民事项掌上办、即办事项自助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截止目前,精简各类申请材料2000余份,压缩办理时限78%以上,按时办结率已达100%。三是推进审批服务便捷化。着力破解之前行政审批工作程序多、速度慢的问题,升级改造莆田市统一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全面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和电子证照应用,打造“惠民宝”掌上服务APP,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目前,支持全程网上办理事项占70%、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电子证照100%同步生成、电子证照应用率达90%以上、50个高频事项实现“一趟不用跑”、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趟”。
四、着眼全链监管求实效,编织权力监督新网络。一是打造信用监管平台。坚持以莆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牵引,启动“一网一库一系统”建设(“信用莆田”网站、招投标信用数据库、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开设企业信用查询、个人信用查询、重点人群查询等栏目,实现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互通。建立失信预警机制、红黑名单公示制度、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通过失信上“黑名单”、新品质量设“红黑榜”、信用信息上公共平台、“失信典型”公开曝光等措施,让失信者受到全社会的监督和制约。去年以来,共曝光23家中介代理机构不规范代理行为,对13家不规范代理行为的中介代理机构进行通报,自动屏蔽10家中介代理机构开展新业务一个月。二是打造网络监管平台。为有效防止行政审批“不作为”“乱作为”及腐败行为发生,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管”思维,建立集网上审批、电子监察、效能考核为一体的电子监管系统,对审批过程实施全方位、无盲点同步监控监察,促进监管方式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变,实现行政审批项目管理的常态化、动态化、公开化。截止目前,网上办事大厅三星以上网上办事服务事项基本实现全覆盖、四星事项702项、五星事项415项,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引入“人证合一”核验系统,从技术层面杜绝“虚假身份”投标人,开展建设工程远程异地评标,对开评标过程进行现场直播。三是打造社会监督平台。坚持在阳光透明中规范运行、在聚智聚力中提升效能,构建职能部门、纪检监察、社会大众“三位一体”的监督模式,建立公众举报平台和监督激励机制,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科学有效的事中事后监督合力。截止目前,共举办20期“营商环境大家谈”活动、收集服务对象和公众反馈意见4000余条、调查回访6000余人次、解决问题85个,完成8万余件许可事项,没有发生一起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