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机构编制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委编办围绕学习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编委会第五次会议精神,强化“三种意识”、突出“三个导向”、涵养“三种思维”,着眼体制机制创新走在前列,突出重点、持续发力,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工作服务中心保障大局的重要作用,为崇川实现“提升首位度,全省争进位,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崇川”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的机构编制保障。
一、强化“三种意识”,实现机构编制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一是强化政治意识。机构编制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本质上是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保障。区委编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实践要求,着力提升机构编制服务大局的政治站位,自觉把加强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机构编制工作始终。
二是强化大局意识。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委的工作部门、是党委决策的参谋部,坚持以更高的境界、更宽的视野,自觉融入全区发展大局。区委编办紧紧围绕全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主动加强前瞻性思维、全局性谋划,扭住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跳出机构编制看机构编制问题、抓机构编制工作。着力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做到紧紧围绕大局、始终服务大局,实现区委有部署、体制机制有保障,持续构建优质高效的机构编制服务保障格局。
三是强化法治意识。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不能仅凭经验,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法规建设。2019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2020年11月省委印发《江苏省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实施办法》,近期南通市委编委印发《南通市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实施细则》,为机构编制法治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崇川区以机构编制“制度建设年”为契机,进一步树立机构编制工作法治化思维,加大《条例》、《办法》等配套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宣传培训力度。结合区情实际,形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办法,切实抓好贯彻落实,用制度化的手段、可量化的标准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机构编制新格局。
二、突出“三个导向”,实现改革发展与自身建设“并驾齐驱”
一是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同步推进“绩效考评”与“重点任务”双落实。对照市委编办重点工作绩效评价指标,第一时间研究部署。逐项逐条进行细化,制定崇川区机构编制重点任务分解表。组织召开全区机构编制工作会议,抓好任务部署落实。持续推动落细落实。结合编办机关自身建设,推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基本工作不失分,重点工作有成效,特色工作出亮点。注重考评结果运用。加强对考核结果的分析研究,结合走访调研,全面掌握各单位、部门职能的饱和度和完成情况,为优化职能和机构编制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同步当好“改革先锋”与“业务行家”双参谋。机构编制部门作为改革、管理的一线部门,围绕发展难点、改革堵点、民生痛点、社会热点,及时找准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问题,从机构编制配置上找到解决方案,抓好问题的整改落实,切实为服务中心保障大局谋举措、当主力。不断强化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聚焦年度重点调研课题、改革攻坚的现实需要,深入部门、基层一线开展好调研,掌握一手资料,了解一线实情,找准问题症结,认真研究对策措施,当好深化改革、优化管理的一线“研究员”、“操盘手”,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 。
三是始终坚持高效导向,同步做好“严控总量”与“盘活存量”双文章。落实“严”的要求,从优化职能配置出发,向统筹使用要编制、向挖潜增效要编制、向创新管理要编制,更好发挥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把好“调”的关口,以区划调整一周年为契机,做好全区“三定”规定执行情况和职能履行情况的评估问效,对职能弱化、长期闲置、效益不高的部门、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动态管理,切实将有限的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和基层一线倾斜。做足“优”的文章,把调整优化职责、理顺职责关系与健全完善制度有机统一起来,重点解决“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问题,积极发挥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
三、涵养“三种思维”,实现科学使用与规范管理“量质并优”
一是坚持用系统思维统筹谋划机构编制工作。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理念,加强机构编制与组织、人事、财政等方向的协调配合,把系统观念作为高质量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金钥匙”。统筹做好机构编制工作与全区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发展的紧密结合,持续巩固机构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体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政机构职能体系,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是坚持用创新思维破解改革发展瓶颈。面对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形势特点,善于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打破惯性思维,以敢为人先的锐气着力创新,谋求突破。着重在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开发园区体制机制优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重点领域破藩篱、补短板、增活力。通过创新管理方法、方式、手段,优化职能、精简机构、整合力量等方式,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用好用活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实现资源向发展最吃劲的部位流动、向基层最繁忙的一线倾斜。
三是坚持用底线思维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坚持以《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为准绳,把牢纪律“红线”,守住总量“底线”,严格机构设置、职能配置、编制配备、职数核定。全面落实机构编制报告制度,内外联动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建立健全多部门监督管理链条,推动机关职能运行监管、事业单位监管、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形成合力,构建大监管工作格局,进一步促进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