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烟台开发区积极稳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开发运营职能,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深化“大部制”改革,实现了以机构精简的“减法”和职能整合的“加法”赢得效能提升、发展提速的“乘法”,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聚焦“优化协同高效”,提升管委会行政资源配置效能。聚焦主责主业,精简整合内设机构,优化部门设置,实行“大经济”“大建设”等“大部制”管理,部门内同步推行“大处室”制,通过物理整合,减少了“部门壁垒”和“处室推诿”。同时,为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深入走访企业,就完善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等听取意见建议,推动部门配合、部门内部运行、职能优化三个“流程再造”: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局整合发改、工信、科技、商务、统计等6大领域职能,通过“产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打通内部服务企业端,尤其在产业培育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上,通过政策、人员、服务三个整合,打破领域壁垒,形成发展合力;建设交通局整合建设、自然资源、规划、交通、人防等职能,深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规划选址、建设施工等一体化运作、闭环式服务链条,在“多规合一”的基础上,创新推行“多验合一”“多审合一”“多测合一”以及“拿地即开工”,项目开工全面提速。
二是聚焦“执法审批两大领域”,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围绕综合执法、行政审批等方面,倾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方面,在不断完善“五位一体”执法体系的基础上,持续深化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一是事项再集中,将城市管理职责划入,城市管理和执法链条变为一体化集中实施,“一支队伍管执法”更加有力;二是监管再深入,充分发挥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和城市管理委员会作用,重建执法链条,构建“轻审批+强监管+严执法”模式,实现监管效果的最大化,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工作再下沉,将园林公园管理、相关市政管理、基层综合执法职能下沉,并探索与街道网格融合,由综合执法局、镇街双重管理,以镇街管理为主,进一步加大镇街的话语权和统筹权。行政审批服务方面,划转158个行政许可事项、49个关联事项,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抢抓自贸区建设机遇,狠抓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全力打造“极简审批、极速办理、极优服务”政务服务品牌,政务服务中心80%以上可比事项的审批速度达到全国最快水平。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核心事项,密集推出企业开办“集成式”审批服务、“中日韩”跨国审批、“远程勘验”等14项改革做法,在山东自贸区首批推广的36项创新案例中占了4项;全国首推“四书合一、三一审批”,企业报告编制时间压缩2/3、审批时间压缩3/4,为企业支出费用减少近60%。
三是聚焦“放权赋能”,不断提升镇街基础保障能力。积极稳妥剥离管委会31项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按属地原则交由镇街承担,助力管委会“轻装上阵”。为保障镇街接住管好下沉职能,对其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重新定位,通过赋予镇街充分的权力和利益保障,扩大镇街公共服务资源统筹范围。一是放权。坚持“责权利相一致”,发文明确31项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由镇街承担,指导物业管理等关键领域审批、监督、考核职权全链条下放,让镇街开展工作更有抓手。发文规范下沉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明确其履行全区公共服务职能的功能定位,保障对外开展工作有据可依;指导建立部门、镇街和下沉单位配合协调机制,使下沉职能运行更加规范、高效。二是赋能。充分发挥镇街党委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呼叫响应”平台,赋予镇街对辖区内综合性事项的统筹协调权、对部门和派驻机构评价考核权等,加大镇街考核权重,提升镇街对辖区工作的统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