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服务体系,推动“全域治理”标准化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从管理到治理转变。一是布局点面结合。根据人口密度、空间形态、群众需求等因素,推进龙泉人家、万达广场等“驿心服务站”特色服务网点建设,构建“区中心+片区中心+镇街中心+村(社区)站+特色网点”五维一体的便民服务机构和平台立体布局,实现全区“4+1”点位全覆盖。二是启动适老改造。选取3个街道、8个村(社区)作为县级试点,增添适老化设施设备,梳理“涉老”高频事项130项、“涉老”掌上办事项98项,提供预约上门服务,今年以来,仅十陵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达200余次。三是深耕“一窗”改革。持续推进“一窗受理”改革,打破街镇原窗口业务壁垒,设置“综合服务”窗口80个,“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初步成型,街镇“综窗”窗口办件量累计12万余件。
二、聚焦清单管理,推动“全域制理”精细化
强化程序规范,坚持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事,推动实施“制度治理”。一是制定“三张清单”。印发龙泉驿区街镇职责任务、公共服务、属地管理“三张清单”,公共服务清单按要求上网运行,110项事项权力运行流程、基本要素和办事指南逐项完善,初步编制起街镇依法履职的“说明书”、便民利企的“流程图”、标定属地责任的“分界线”。二是整合“就近办事项”。结合《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街镇、村(社区)“就近办”审批服务事项基本目录》,整合更新街镇293项、村(社区)153项“就近办”事项,建立“基础目录+自选目录”制度,完善“事项准入+动态调整”机制。三是规范赋权程序。参照执行《成都市部门职责事项下放实施办法》,将医保、社保、民政、生活缴费等300项高频事项,以委托、下放的形式逐层延伸至各级便民大厅、授权给具体经办人员,同时给予相应的业务、人才、资金、专网端口等服务保障。
三、强化数字赋能,推动“全域智理”数字化
以高科技技术为手段,加强治理主体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推动实施“智慧治理”。一是推动数据共享。印发《智慧龙泉驿数据汇聚共享实施方案》,推动区内各业务系统迁移上云,打破“信息孤岛”现象。目前,全区挂接53部门政务信息资源,汇聚有效数据3千余万条,开放公共数据121类。二是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简环节、压流程、拓方式,推进线上“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线下“就近办”“智能办”“一次办”。新增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专区3个,结合“蓉易办”平台,人社、不动产、企业开办等200余项高频事项自助可办,促使业务前移到群众家门口。此外,实现免费邮政EMS快递进驻街镇便民服务中心,累计为19万余名群众提供免费服务。三是强化平台建设。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街镇统一启用“审批服务专用章”,对有多个站点的便民服务中心实行印章编号管理,建立印章管理制度,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规范化、标准化。目前,已完成申领电子印章67枚,认领、绑定电子证照120余类,解决了群众办事“盖章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