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名站技术导航!

上海市金山区多措并举 全力保障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近年来,上海市金山区委编办着力破解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探索优化教育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方法,为打造与“两区一堡”战略定位相呼应的教育格局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一、主动加强学习开展调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本市要求

  一是认真组织学习,准确把握全国、上海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有关要求,结合《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及实施方案,站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角度,从机构编制部门职责出发,积极思考谋划如何服务和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是扎实开展调研,深入了解教育系统热点难点问题。针对当前教育事业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加大教育系统调研评估力度,选取不同学段具有代表性的城区、乡村、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对了解和发现的资源分配不平衡、人员流动不畅、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手段,形成《金山区教育系统机构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二、坚持严控总量优化结构,统筹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一是动态调整,提高编制效益。妥善解决严控和满足发展的关系,优化结构设置,盘活编制资源,先后通过“撤二建一”方式调整组建区劳技学校、评估撤销生源不足的新天鸿幼儿园事业单位建制;新建学校事业编制原则上从教育局现有事业编制总量内调剂,过渡期内酌情下达人员编制控制数,今后逐年收回;每年暑期,按照学生数以及教师流动、退休等变化情况,在区教育局事业编制总量内动态调整人员编制,满足新学年教学需要。

  二是统筹资源,优化布局结构。严控教师富余学校尤其是撤制镇学校招聘额度,建立教师刚性流动机制,鼓励教师资源富余乡镇学校老师向城区学校流动,教师职称职数满额学校老师向有空额学校流动;新建学校所需人员采用对内选聘和对外招聘相结合模式,2017年起新建学校对内选聘比例超过50%,最高可达86.67%,有效缓解新招聘教师的需求,近五年共跨校流动教师366人。推动教师柔性流动,通过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统筹师资队伍,着力解决部分学科教师不足问题,近五年参与柔性流动交流教师516人。推进富余教师校内转岗或兼职,缓解教辅岗位紧缺问题,五年来共计123人,提升了编制使用效益。

  三是质量优先,提升专业能力。抬高教师招聘入门门槛,坚持优先选择愿意扎根金山教育的优秀人才,对于第一批未招到的岗位放弃招录,确保使用好每一个编制资源,保证招聘教师质量。实施分层分类培养,健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通过“学科工作坊”“种子计划”等平台,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优化教师激励制度,绩效工资分配向重点项目倾斜,做到优绩优酬、多劳多得,2019年通过区委“1+4+4”人才新政激励教师984名。

  三、突出强化管理促进发展,加大挖潜增效创新力度

  一是整合力量,以“瘦身健身”焕发新活力。定期对全区各学校机构编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梳理,按照每学年实际开班及招生情况确定新建学校编制;推进职能弱化、规模较小的辅助类事业单位整合撤并,将统筹出的机构编制资源继续向基础教育领域倾斜。

  二是盘活存量,着力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推进教育系统编制资源动态管理,允许区教育局每年在事业编制总量内调整人员编制,推动教育资源合理流动,优化布局结构;鼓励综合学科采用“大班授课,小班辅导”模式,加强富余教师校内转岗、兼职力度,满足因各类教学改革对专任教师和教辅岗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统筹现有教师资源,逐年加大城区和乡镇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打通学校之间的壁垒,实现教师资源共享共用,协调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三是创新挖潜,建立优质教师“蓄水池”。做好用编计划审核工作,结合空编实际、学科需求、退休及支教帮扶等实际情况,向紧缺学段、学校倾斜,酌情下达一定的人员编制控制数并逐年收回,保障教师队伍储备;给予部分区内领衔学校一定机动编制用于新教师招聘和富余教师培养,作为优质教师“蓄水池”,待2-3年后全区统筹安排至其他学校,提高整体师资队伍水平,打破“引才难、留人难”的困境。

  金山区委编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按照“教育优先发展”原则,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各项需要。今后,仍将继续统筹各类资源,创新供给方式,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为教育事业蓬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