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名站技术导航!

重庆市创新工作方法 推动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落地落实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中的关键环节和难点工作就是如何合理调配机构编制资源。重庆市按照“事编匹配、优化节约、按需调剂”原则,创新工作方法,多措并举推动改革落地落实。  一、广泛深入调查研究,下好“先手棋”  一是吃透政策要求。认真钻研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的《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深入领会精神实质,精准把握核心内容,真正弄清楚每个环节的内容、要求和步骤,使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方法更加缜密。二是做好基础工作。组成专班、落实专人,针对市级行政复议机构编制基本情况、现有行政复议案件类别及数量、改革后工作增量、行政复议工作机制衔接等方面,逐一梳理并开展专题调研,掌握原始资料,全面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借鉴他山之石。跟进了解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海南、广东等外省市进展情况,学习借鉴经验做法,并通过与之比较分析,拓宽和完善思路举措。   二、精心谋划工作方案,打好“主动仗”  在前期深入广泛调研基础上,认真论证分析,审慎制定机构编制方案。一是在处室设置上,根据承担的职责任务,综合考虑我市作为直辖市无地市级为中间层级分担行政复议任务的特殊体制,市级年均行政复议案件数量较大,按处年均办案量为标准,在市司法局现有3个行政复议工作处基础上增设2个处、达到5个(1个立案监督处和4个办案处),相应核增处级领导职数,任务分工相对合理,达到了瘦身与健身相结合。二是在编制划转上,按照“编随事转”原则,所需编制按照年均办案量和案件专业性程度,从市公安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交通局、市城市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委等8个部门划转若干名编制至市司法局。此次调整,未额外新增人员编制,全部在部门间划转,在管住机构编制资源上做到了坚持原则、较真碰硬、把住关口、严控总量。  三、强化部门沟通协商,画好“同心圆”  推进过程中,为了减少部门间因认识不同、利益至上带来的工作被动和外界阻力,我们摈弃了传统的公函往来、意见收集等沟通方式,进一步畅通协商渠道、加大沟通力度,加强部门间配合协作、协商协调。一是与市司法局事前充分沟通。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定期会商梳理难点工作、研究重点工作、总结阶段工作,在增强部门主体责任意识的同时,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与职责划转部门普遍沟通。由市司法局先行上门向涉及职责划转案件量较大的部门,传达中央政策精神,介绍面上改革进展,逐一沟通、反复磋商,争取理解和支持。三是与编制划转部门重点沟通。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将方案确定拟随职责划转人员编制的8个部门同志邀请到市委编办,由市委编办分管办领导、市司法局分管局领导带队,分别与部门负责政策法规工作和组织人事工作的处室负责同志、分管领导同志,以面对面、点对点形式开展沟通协商。经过沟通,大家从目标上、思想上和感情上作了充分交流,进一步融洽了部门关系,消除了分歧、达成了共识,增强了协作配合的有效性和主动性,大家同心同力、同向同行,为改革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改革落地初见成效,建好“大格局”  通过改革,除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税务和国家安全机关外,按照“一级政府只设立一个行政复议机关”的总体要求,重庆市行政复议职责统一至市人民政府、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行使,实现行政复议案件“统一受理、统一审理、统一决定”。全市行政复议机关由375个减少到42个,全面整合了行政复议资源配置,改变了行政复议过去繁琐的管辖模式,提高了便民服务效率;统一了案件裁判尺度,避免了改革前不同部门办案标准不同、尺度不一、行政复议权威性不高等情况。同时,也有效解决了改革前各部门缺少法律专业人员、行政复议人员承担多项工作造成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量不高的状况,为打造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行政复议专门队伍提供了机构编制保证。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