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省鹤壁市委编办组织专门人员,集中利用14天时间,推动县区机构编制管理评估工作,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效。这次评估活动,以该市山城区为试点,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贯彻落实、党政机构改革、机构编制执行及使用效益等方面,采取“解剖麻雀”式蹲点评估帮抓的形式,走进乡镇(街道)、区直部门机关事业单位一线摸实情,“以点带面”发现制约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破解的措施,构建以评估活动为牵引、提升县区机构编制工作质量效益的良好格局。
一是突出政治引领,着眼推进《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贯彻落实这个根本抓评估。《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明确,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根据规定的职责权限,负责本地区本部门的机构编制工作。该《条例》是加强党对机构编制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抓手,必须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坚持将《条例》贯彻落实情况作为重要的评估指标,通过现场询问、调阅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纪录和机构编制事项申请材料等方式,了解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对《条例》基本内容是否知悉、党管机构编制的责任意识和规矩意识强不强,对如何动议、审议决定机构编制事项以及组织实施的程序、标准是否掌握等,进一步提高相关部门单位对落实《条例》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大家学《条例》、用《条例》的紧迫感和行动自觉。
二是突出改革方向,着眼推进中央和省各项改革决策部署要求落地生根这个关键抓评估。2019年以来,中央和河南省部署的党政机构改革、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行政职能类和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5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相继完成,机构编制工作为各项改革落地见效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调研评估中,主要采取座谈了解、实地查看、随机访谈办事群众等方式,针对各项改革落实的重要环节及标准,摸清改革中机构编制保障措施是否真正落实到位。在党政机构改革方面,重点查看2019年3月机构改革时部门划入、新增、取消、加强的职责是否调整到位,以及是否存在职责缺漏重复交叉等情况;是否按部门“三定”规定设置内设机构配备人员,以及部门内、外工作机制建立运行情况等,着力促进部门履职效能提升。在乡镇(街道)机构改革方面,重点查看放权赋权、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减县补乡”等4项改革任务落实情况,推进乡镇(街道)机构改革落地见效,着力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在事业单位改革方面,重点查看事业单位是否还承担行政管理职能,有无“事业局”“事业办”等名称不规范的现象,着力规范事业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方面,重点查看是否落实2019年12月在交通、文化、农业等3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关于“区级不再承担行政执法职责”相关要求情况,是否对部门原承担的行政执法职责适时进行调整,着力实现权责一致。
三是突出效益优先,着眼推进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增效这个重心抓评估。先后抽查区农业、文旅、交通、城管、应急、工信、教育等16个区直部门及相关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配置上,主要查看相关单位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编制核定是否科学合理、集约规范,是否与上级政策规定、与任务实际相适应。在机构编制执行上,调阅相关单位近两年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以及在编人员花名册,查看其履职尽责情况、机构编制实际配备情况;对标《条例》明确的“五个严禁”,深入查找在机构编制政策执行、机构设置、编制管理、领导职数管理、信息数据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在机构编制使用效益上,首先,在履职效益方面,主要查看相关单位主责主业的聚焦程度,逐个单位听取其年初以来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面临的如医保基金监管、综合行政执法等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效果情况等。其次,在机构配置效益方面,重点查看内设机构职责分工,是否存在边界不清,科室之间相互扯皮现象。在编制和领导职数使用效益方面,主要查看编制配置是否合理,对于职责任务虚化、编制核定后长期闲置、人浮于事的事业单位,是否提出撤并机构、核减编制意见,能否将机构编制资源向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向服务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向民生重点领域真正倾斜到位等,应加强的机构是否切实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