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贵州省黔西南州机构编制部门坚持牢牢把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和州委“两大一高”主基调、“五个主战略”“十条主路径”以及“十四五”时期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勇挑重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认真落实围绕“四新”抓“四化”要求,从机构编制角度聚焦开发区、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点难点堵点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探讨,创新思路,把握“五个精准”,着力破解体制机制弊端,为推动开发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精准把握政策规定,坚持问题目标导向。开发区、园区等各类平台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战场,推动其健康发展对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在黔西南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各部门大力推动下,黔西南州开发区、园区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全州工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还存在功能定位不聚焦、机构设置不规范、政区关系不顺畅、运行机制不灵活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开发区、园区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黔西南州委编办精准把握改革理顺开发区、园区管理体制的政策规定,从管理机构的设置、领导体制的确定、高效的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对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梳理体制“痛点”,打通政策“堵点”,学习好的经验、做法,大胆探索,着力破解制约开发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结合发展水平和各地实际,找准一条适合辖区内开发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落细落小、落准落实全省新型工业化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全州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工作推进会精神,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更大限度发挥开发区、园区作为体制创新先行区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真正使之成为全州工业经济发展的“尖刀团”和“主力军”。
二是精准破解堵点问题,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针对长期以来黔西南州各县(市)园区管理办公室和县级工业主管部门之间在工业园区管理职能方面存在的权责交叉、多头管理等堵点问题,按照《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和机构编制管理相关规定,清理撤销设置不规范的各县(市)园区管理办公室,各县(市)辖区内有开发区管理机构的将其职责交由开发区管理机构承担,没有开发区管理机构的将其职责交由县级工业主管部门承担,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开发区管委会、县级工业主管部门全面充分履行管理辖区内工业园区的职能职责,切实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
三是精准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调整机构职能。围绕资源大整合、环境大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两大一高”主基调,打造“大经济、大招商、大建设、大服务”体系,结合辖区内开发区、园区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根据其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突出发展工业经济、做好企业投资服务、加强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功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优化开发区、园区管理机构组织领导、发展规划、协调服务、招商引资等职能配置,规范设置内设机构及所属事业单位,精简综合事务部门,加强业务职能部门整合,健全党建工作机构,促进机构设置优化协同高效。科学设置领导职数,明确领导班子成员不再实行兼职,确保领导班子集中精力搞建设、抓经济、促发展。
四是精准明晰政区关系,厘清各方职责权限。合理界定地方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与开发区、园区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已明确或开发区、园区不能承接的事项,依法依规将职能职责交由所在地党委、政府承担。开发区、园区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履行发展规划、协调服务、招商引资等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职能职责的组织领导,所在地党委、政府负责开发区、园区所辖社会事务管理工作。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通过明晰事权促进关系顺畅,进一步厘清开发区管理机构与所在地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职责边界,建立健全协调配合机制,简化审批程序和办事流程,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率。
五是精准推动政区融合,整合资源区位优势。按照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将兴义市打造成“黔滇桂两省(区)结合部人口超百万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大电强产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中心”,以及将黔西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义龙新区)打造成“生态载能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整合黔西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义龙新区)、安龙经济开发区资源、区位优势,将安龙经济开发区工管委成建制划入黔西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义龙新区)工管委,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由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委托兴义市委、市政府统筹管理。同时,明确威舍开发区工管委、清水河开发区工管委、万峰林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工管委由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委托兴义市委、市政府统筹管理,全力推动兴义市与开发区、高新区在顶层设计、产业布局、城市规划、行政管理、要素配置、社会事务管理等方面一体化发展、全面深度融合,确保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管理、城乡一体化发展、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充分发挥兴义市在全州实施乡村振兴、工业强州、文旅兴州、教育立州、城市带动“五个主战略”行动中的主战场作用,完成打造人口超百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