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名站技术导航!

四川省内江市委编办以“四个三”工作法 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见成效见实效见长效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今年以来,四川省内江市委编办坚持以构建“集中高效审批、分类监督服务、综合行政执法”基层政府治理架构为目标,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以权责清单为支撑,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以风格化管理为基础,建立职责明确、边界清晰、行为规范、保障有力、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见成效、见实效、见长效。  一、构建“三步”节奏,推动行政执法“重心”下移  (一)撤销市级支队,明晰执法权责。按照“属地管理、重心下移、设区的市与市辖区只设一个执法层级”原则,市级交通运输、农业、市场监管、文化等领域,不再设置市级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行政执法职责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县(市、区)级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承担,市级行政主管部门强化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以及重大案件查处和跨区域执法的组织协调,保留市辖区只设一个执法层级,减少层级执法、推诿扯皮、重复处罚等问题得到破解,实现了“多头管和都不管”变成“一头管和管到底”。  (二)夯实基层机构,构建队伍骨架。积极探索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有效形式,组建各县(市、区)设置综合行政执法局、乡镇(街道)设置执法办,完善乡镇政府、街道处在执法事项上的综合协调,承接相应的行政处罚等领域的执法权限。严格转隶条件,通过公示、审核、复核等程序,从严从优选拔转隶执法人员,确保工作融合、队伍融合,各项工作上下贯通,运转顺畅。  (三)整合执法职责,实现一支队伍。按照“统一规范、精简效能、权责一致”的原则,坚持理顺关系、权责清晰,坚持协调联动、联合监管,健全了执法机构,明确了职责定位,充分实现了机构职责整合、执法队伍整合、联动机制健全等资源充分整合,归并执法队伍,大幅减少市县执法队伍种类,坚持队伍下放,将更多的执法资源调整充实到基层一线,全面完成“一个领域只保留一支执法队伍”的目标。  二、打造“三张”清单,把握行政执法“权力”下降  (一)简化一张执法清单。全面清理、优化和精简执法事项,加强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事项的源头治理,该市各县(市、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现统一公布的相对集中行使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包含行政处罚,已依法向社会公开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清单,纳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明确行政执法相应责任和监督主体,做到依法用权受保护、违法用权受追究。  (二)简化一张流程清单。明确从问题发现到事项办结的程序环节、承办人员、办理时限等,明确责任链条的分界点、衔接点,建立统一投诉举报处理机制,落实受理登记、结果告知等制度,实现统一接收、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评价反馈的业务闭环,减少和杜绝县级部门之间、部门与乡镇之间的推诿扯皮,提高基层管理服务效率。  (三)简化一张责任清单。明确谁为主、谁配合的主次关系和职责分工,厘清各县(市、区)按照市级清单确定的职责任务,逐制审核制度,推行执法办案评议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奖惩分项细化县级部门与乡镇(街道)的责任分工,全面推行执法首接责任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明的执法评价体系,积极落实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坚决杜绝粗暴执法、选择性执法、执法争利等行为。  三、完善“三项”制度,强化行政执法“管理”下放  (一)严格执法人员管理。严把人员进口关,严禁将不符合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规范要求的人员划入综合执法队伍;坚持凡进必考,严禁借队伍整合组建之际转干部身份;严禁挤占、挪用本应用于公益服务的事业编制;全面清理规范临时人员和编外聘用人员,严禁使用辅助人员执法。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严禁无证执法,坚决杜绝不作为和乱作为,将执法办案的数量、质量、效果以及执法办案活动情况,作为对执法人员考核评估的主要依据。  (二)加强人员业务培训。加强行业主管部门采取集中培训、上门辅导、座谈等方式,指导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执法工作,指导执法人员熟悉相关业务、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正确使用执法设备,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定期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建立符合综合行政执法特点的职务晋升和交流制度,并统一执法制式服装、标志和执法执勤用车配备,增强执法人员执法为民、依法行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新形象。  (三)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逐步实现联合抽查常态化,推进抽查检查信息统一归集和全面公开。开展“互联网+监管”,充分运用大数据、移动执法等手段,推进智慧执法。加强重点监管,对投诉举报多、安全隐患大、有违法违规记录等情况的市场主体,加大检查力度,加强联合执法。健全信用监管,将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承诺情况等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协作机制,明确移送标准和程序,防止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现象。强化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加大行政处罚决定的司法强制执行力度。  四、优化“三个”平台,明确行政执法“力量”下沉  (一)推进一个综合执法场所建设。加强全市各乡镇(街道)综合执法办改善办公条件,实行集中办公,有条件有与市场监管等派驻执法机构合署办公,便于统筹协调市场监管所等派驻机构和基层执法力量,加大急需紧缺执法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探索构建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开展联合执法工作,并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所需经费,按行政隶属关系纳入同级政府预算予以保障,提升干部职工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二)推进一个网上信息平台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移动执法等手段,着力推进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智慧执法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平台接收网格和综合执法产生的数据,通过清单管理、定位管理、节管理和绩效管理,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面对单元网格及综合执法进行监察,确保问题及时发现、矛盾迅速处理,推动实现审批服务与执法监管信息开放共享、互联互通。  (三)推进一个执法服务网格管理。各乡镇(街道)实行“多网合一”,进一步压实网格责任,加强管理力度,乡镇(街道)执法办按照网格将综合执法工作人员和辅助人员充实到网格内,定人、定岗、定责,加强源头治理,网格内的网格员和巡查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后上报执法办,由执法办统筹镇域内市场监管、城管、安监、环保、农业、文化等部门的行政处罚事项。在此基础上,探索将执法服务向社区延伸,将执法力量融入网格、社区、群众,及时将问题发现在一线、将矛盾化解在一线,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