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名站技术导航!

控总量 抓统筹 优机制 保关键——江苏苏州张家港市不断提升事业机构编制使用效益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破除编制“部门私有”思维,加大收编力度,严控编制总量

  编制是单位的核心资源,更多地占有编制资源几乎是所有机关事业单位的共同诉求。为破除编制“部门化、私有化”,张家港市充分利用各项改革契机,科学评估核编制,“黑下脸来”收编制,防止编制资源“沉淀”成为“账面数字”。一是先行先试完成生产经营事业单位改革。2003年先于全国推行生产经营事业单位改革,共回收了2180名事业编制,将编制总量大幅下调。二是加强日常评估,及时收回职能调整或职能弱化的单位编制。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科学完备的事业编制使用效能评估体系,机构编制部门联合纪检、组织、财政、人社、法制、审计等部门来进行事中事后进行监管。2013年根据中央“约法三章”精神,回收部分职能弱化事业单位编制189名;2015年张家港市制定印发控编减编工作方案,对职能减少、工作任务不饱和、控制人员只出不进事业单位的编制全部回收,对空编超过5名的市属事业单位回收超出部分编制。三是推行动态满编管理。2020年,张家港市出台《机关事业单位编制资源全市统筹动态管理办法》,除学校、医院、参公事业单位以及2019年以来内新组建事业单位和新增的事业编制外,将其余事业单位的空编全部回收。乡镇事业单位事业编制暂不回收,但视同满编管理,强化控编意识。

  二、克服“遇事要编”观念,加强内部统筹,挖掘编制资源潜力

  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机构编制保障,难点在机构编制资源科学合理调配,关键还是要根治部门机构编制膨胀冲动,强化自我约束。一是党建引领强宣传。推广机构编制“无边界﹒零距离”党建服务项目,开设“追梦学堂”机构编制专题讲座,发放《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宣传手册》,增强机构编制规范化、法治化意识,引导各部门以全局和发展眼光把握本部门的工作定位,在事业编制“只减不增”中考虑自身需求,扭转一味要求增加机构编制的冲动。二是主动服务解难题。上门开展机构编制政策解读和热点问题解答,指导各部门分析工作轻重强弱、编制多寡空缺、人员匹配等情况,通过撤一建一、撤多建一、撤并整合、内部调剂等方式,向重点工作和关键岗位倾斜,优化本部门机构编制资源配置,解决自身机构编制需求问题。三是挖潜增效成常态。督促各部门挖掘现有事业编制潜力,从完善工作机制、提高队伍素质能力、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出发考虑解决现实困难,引导和鼓励各部门增强机构编制自我调控意识,提升编制使用效率。

  三、解决民生服务“供求矛盾”,创新管理方法,精准配置编制资源

  近年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医疗服务、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一方面,公立医院、公办学校提档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张家港市城区2家公立医院创建为三级医院,所有普通高中创建为省级四星级高中;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学校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原有卫技人员和教师已难以满足医院和学校的发展需要,医院和学校的事业编制总量分别占市级事业编制总量的21.5%和53.6%。为全力保障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张家港市积极探索新事业编制管理方式,一是推进公立医院备案制管理,依据国家关于医疗机构编制配备标准规定的床位数与卫技人数比例,确定各医院的医疗机构人员控制数,对医疗机构编内、编外人员实行总量控制、备案管理,人员控制总数根据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公立医院工作任务变化,每两年动态调整一次。备案管理人员一并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管理,相同岗位的编外人员和在编人员发放相同待遇,在考核奖励、进修培训、职称评定、晋职晋升等方面享有同等机会。二是出台《张家港市备案制教师管理实施意见(试行)》。根据“标准核定、备案管理、岗位设置、分类聘用”原则,在幼儿园和职高学段实行教师备案制管理,将幼儿园和职高实有在编教师数定为事业编制基数,不足部分全部由备案员额补满,以此腾挪出的事业编制调剂补充给中小学教职工。同时,将之前回收的事业编制全部拿出来补充到教育系统。三是探索在一般性教学辅助和艺术、体育类教学岗位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对各学科专业师资力量的调配管理,提高专任教师比例,确实提升编制使用效率。

  四、提升“服务发展”的大局意识,聚焦关键少数,发挥编制使用最大效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为强化高层次专业化党政干部人才源头储备。2020年,张家港市启动实施青年党政人才储备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创新人才工作政策、机构编制管理方式,积极营造拴心留才的良好环境,着力打造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党政干部储备人才队伍。一是创新平台载体,服务引进人才。从全市编制总量中调剂出90名事业编制,设立张家港市年轻干部创新创业发展中心,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急需紧缺人才类别,定向招录优秀应届毕业生,拓宽优秀年轻干部来源渠道,优化干部队伍功能结构,打造“定向选派、动态管理、专题培养、专项使用”的高层次专业化党政干部“人才池”。二是动态统筹管理,破解编制瓶颈。把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编制存量集中统一,对需接收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从外市引进人才且无空余编制的单位,可暂使用有期限的周转编制过渡,使用期满后由部门内部消化解决。通过动态调整市级事业单位编制规模,破解编制存量少、可供调配余地不足与单位对人才编制需求的矛盾。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