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自治区党委编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部署要求,着力推进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创新,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形成全区一体、城乡统筹、动态调整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保障。
一是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综合考虑政策要求、编制总量、未来发展等因素,会同组织、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 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意见》,提升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基本编制+附加编制”配备机制,按照基本编制3%-9%比例,为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核增附加编制,缓解临时性师资紧张问题。针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多、班级多、人数少等问题,采取师生比与班师比相结合方式核定教职工编制,优化编制配备管理。
二是保障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需求。在全区事业编制总量内,跨地区、跨层级、跨行业统筹调配编制,将近2000名教职工编制从超配地区调整到缺编地区,将核减收回的自治区本级事业编制逐步增加到缺编地区中小学中。统筹全区事业单位空编,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分批向中小学教职工缺配地区下达周转编制。探索建立“教育质量提升编制池”,向教职工编制缺口较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地区逐步增加编制。给2市专门学校核增教职工编制20余名,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
三是推进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均衡配置。针对超配教职工编制市、县(区)制定控编减编方案,加大超配编制消化核减力度。自治区每年将中小学教职工空编的80%核减收回,预留20%空编补充急需紧缺专业教师。对于尚未达到编制配备基本标准,但事业编制总量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市、县(区),加大内部挖潜力度,统筹调剂部分事业空编,用于补充中小学用编需求。对于人口集中流入、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未达基本标准、事业编制总量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的市、县(区),通过自治区和地级市统筹调剂、下达周转池编制等方式,按标准保障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需求。
四是提高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使用效益。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因地制宜整合小、散、弱学校,由乡镇中心学校统筹管理小规模学校人员,通过流动任教等方式解决好音乐、体育、美术等科目教师短缺问题,保障小规模学校课程开展。深化后勤服务改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做好各级中小学校安保、保洁、食堂等工作。深化“县管校聘”改革,统筹各学校教职工编制,逐步压缩非教学人员编制,提高专任教师占比,强化一线教学力量,提高编制使用效益。(拟稿人:郭燕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