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同安区委编办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改革与保障重点相结合,创新挖潜与盘活存量相结合,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坚持优化协同高效,科学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模式,为实现高质量赶超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提供坚强有力机构编制保障。
一是坚持科学的机构布局。加强重点领域的机构编制力量,整合组建适应新要求、服务新发展的保障单位,按照“撤一建一”或整合优化的原则,在机构限额内保障重点工作落地,最大限度汇集资源、人才、力量。比如迅速搭建区、镇两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增设项目策划中心、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心、巡察事务中心等。瘦身与健身相结合,保障发展与优化结构并重。清理“小、散、弱”事业单位,精简农业农村、财政、建设、市政、文旅、教育等6大领域22家事业单位,精简比例高达73.3%。
二是坚持完备的职能配套。创新行政协助机制,推进“互联网+”行政协助,建立区直部门、派驻部门、镇街、村居四级联动机制,形成行政协助清单88项。开展事业单位承担行政职能清理,将43家事业单位承担的907项行政职能划归机关,并落实到部门“三定”规定中。落实党政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成果,重新梳理部门权责清单,调整修正权责清单2489项。在全市各区率先印发镇(街)“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共计10大类76项,辐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应急管理、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
三是坚持高效的编制配置。盘活编制存量,实现有限编制资效应最大化,将机构职能细化为工作事项,合理对应岗位,科学核定编制,确保“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全面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公益类事业优化整合,先后腾出编制88名。补充基层一线编制力量,核增各街道1名行政编制,下划29名事业编制至各镇(街)综合服务中心,缓解基层“事多人少”的矛盾。加强重点领域编制配备,核增卫生健康局、工信局、建设与交通局、市政园林局、行政审批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政协机关事务中心等单位的编制。坚持灵活的用编取向,确保公共教育、卫生健康等重点行业领域的急需用编。
四是坚持长效的管理机制。强化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规范业务操作、细化工作流程,坚决把住人员招录、调转和职务任免等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管理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做到对象全、登记细、信息准、纪律严。坚持机构编制刚性约束,完善机构编制核查同巡察监督、干部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的联防联控机制。历时2个月走访71所学校,核查评估全区教育编制资源使用情况,优化学科结构,确保教育编制资源用好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