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委编办紧扣中央和省市编制使用管理要求,通过强化法治化意识、运用创新性思维、制定科学化标准、增加获得感体验,盘活现有编制资源,提升编制使用效益,编制使用管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淮安味道”。
一、用法治化意识制定“菜谱”
定调子:只减不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讲话强调“要严格执行编制种类和总量等规定”“不得突破总量增加编制”。《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明确“贯彻编制就是法制的要求,机构编制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录(聘)用人员、配备干部、核拨人员经费等应当以机构编制为基本依据”。为进一步明确机构编制资源作为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的法定地位,实现财政供养人口只减不增目标指明方向。
画好图:规范流程。出台全市机构编制管理使用实施意见、控编减编工作实施方案、“五个必须”、“十七条口径”等规章制度,明确编制使用从部门提交申请、复核联审、会议审议、批复计划等各个环节,严把日常用编申请审核关、人员入编手续办理关、人员出编管理报送关,全面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建机制:多部门协作。建立由组织、机构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加强与教育、卫生、人才等部门互动,建立重点领域编制保障机制。同时,依托淮安市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网上职能部门并联审批,搭建各部门间互为前置、相互监督、共同管理的新模式。
二、用创新性思维深挖“食材”
严控总量。落实“坚持原则、较真碰硬、把住关口、严控总量”的要求,市委编办按照中央、省市关于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严控编制总量,明确提出“全市各级行政编制总额控制在省核定的限额内;全市事业编制总量以2012年底统计数为基数,实现只减不增。”从源头上确保各级行政、事业编制总量得到有效管控,全市财政供养人口较2012年实现只减不增。
统筹使用。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通过整体压缩机关行政编制、重新测算事业编制、精简收回空余编制等做法,用于全面加强全面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真正让编制“活起来”,努力实现编制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动态平衡。围绕瘦身和健身相结合的要求,按照用编必须“有用编计划”“有编制、职数和岗位空缺”“符合改革和发展要求”“遵守调配政策规定”“服务军转干部安置等政策”的要求,将动态调整的编制数,向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扶贫脱贫攻坚目标、“放管服”改革、基层一线执法等领域倾斜,不断提高编制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比”。
三、用科学化标准均衡“营养”
以承担职责多少衡量。以本轮党政机构改革为契机,以部门承担任务分工和职责多少作为编制核定的主要标准,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原则,不断优化部门编制配置。
用工作任务轻重对比。对重点、重点工作和特殊岗位引进紧缺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单位、因政策性原因超编的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安排用编计划;针对体制机制面临调整或因其他改革原因导致职能弱化的单位、可由政府购买服务推向社会化保障的单位等从严从紧控制用编计划。
按人员年龄结构递补。发挥编制资源在配置人员上的源头作用,以优化调整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为目标,在保障单位选人用人自主权的基础上,将进人规模控制在合理、可持续的范围内。
四、用获得感体验凸显“价值”
保障党的建设。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党有效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回应民生关切。针对全市区域内生源流动现状,调剂编制用于解决市级部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紧缺问题;针对县区内学校间生源不均衡现象,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建立完善“县管校聘”体制,集中管理编制资源,统筹使用,缓解教师供需矛盾;针对师资力量调整流动实际,对市级学校间调配教师予以全面用编保障。
聚焦人才引进。充分发挥编制在招才引智上的集聚效应,积极为该市人才工作“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