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名站技术导航!

济南长清区严格把握“四个环节”稳步推进全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为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确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进一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部署要求,结合全区实际,以摸底调研为切入点,以清理规范为前提,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强化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一是严格把握分类目的,全面摸清事业单位底数。为进一步掌握全区事业单位情况,确保事业单位分类质量,结合工作实际,成立了全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了联络员制度,建立健全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协调配合工作机制,不断强化与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协调沟通,确保全区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整体进度。通过召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会议的方式,组织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以“三定”方案、编委文件为依据,对所属事业单位现状进行调研摸底,重新对事业单位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准确掌握各类事业单位编制类别、实配人数、领导职数、经费渠道等情况,按时间顺序进行了电子建档,建立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要素工作台帐,全面摸清了全区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事业单位补充完善机构编制要素打下基础。

  二是严格把握时间节点,按时完成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坚持把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作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在对全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情况进行核查、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针对全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要素不全的实际情况,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对明显具有公益属性,拟划入公益类的事业单位进行了规范完善。通过“撤销、整合、转企”等方式,重点对未按规定设立和原承担任务已完成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对布局结构不合理、设置过于分散、工作任务严重不足或职责相同相近的事业单位,予以整合。先后对区石油、天然气监管、互联网信息监管、职业健康教育、城乡居民医保等职责进行了明确和调整;对老干部局、农机局、发改委、科技局、农业局、水务局等部门下属事业单位进行了整合或更名,并补充完善了机构编制要素。在事业单位清理规范过程中,坚持“撤一建一、内部调剂、总量不变”的原则,凡涉及设立新单位和新机构时,在设立之前先撤销一个单位,新单位设立所需编制也由撤销单位原有编制调剂,即保证了单位个数不增加,又保证了全区编制数额不突破总量,优化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资源,提高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使用效益,建立了“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是严格把握政策标准,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在前期模拟分类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解读关于实施分类的相关标准、条件,明确政策节点和适用范围,把握实施分类的各项要求。在分类过程中,始终坚持把社会功能作为事业单位分类的唯一标准,为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以及主管部门的主体作用,建立了事业单位分类“双向反馈”工作机制,区编办将分类意见下发到事业单位及主管部门,由各事业单位对照承担的职能任务和《济南市事业单位分类目录》,在广泛征求本单位干部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对本单位所属类别提出初步意见并上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分类反馈意见,并按照规定程序上报有关确认材料;对所属事业单位分类方案存在异议的,由主管部门按照要求提供法律法规等相关证明材料,由编办将反馈意见一并提交区编委会审定,以区编委文件批复。

  四是严格把握改革节奏,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健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机构编制管理、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创新的配合机制,坚持事业单位公益性原则,优化资源配置,从严审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不断创新街道事业单位设置方式,加快推进街道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在认真研究政策的基础上,选择了区中医院、区实验小学、区图书馆三家事业单位,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出台了《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试点工作的政策依据,工作流程和时间节点;充分借鉴其他地市的经验,引进事业单位法人信用等级评定机制,研究制定事业单位法人绩效考核评估制度体系,出台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工作机制,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拓展评估途径,积极探索符合事业单位发展规律和内在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监管制度,依托全省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平台,建立了双重监督工作机制,将单纯由政府监管延伸到政府、社会和群众共同监管,转变了监管方式,提高了监管效率,确保了事业单位的健康运行。(牛文亮)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