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责任落实到位,持续强化统筹力。“事转企”改革是机构改革的硬任务,必须通过强化统筹力,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一是通过搭建架构进行统筹。市委常委会议认真学习全省“事转企”有关文件会议精神,迅速部署相关工作;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组织部长及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10家职能部门、4家主管部门及4家涉改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工作机构,明确了相关职责;下设4个专责推进组,分别负责4家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各涉改部门(单位)抽调专门力量,共同推进工作。形成了各部门(单位)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局面。二是通过协商机制开展统筹。先后7次向市人大、市政协、市政府、市委组织部领导进行专题汇报,召开12次专项工作推进调度会,28次职能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涉改单位参加的专题工作会,对改革涉及的政策性问题明确原则和标准,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三是通过打好提前量实施统筹。根据国企改革推进情况,制定市属企业优化配置方案,提前将涉改单位与市属国有企业进行资源匹配,实施转企改制,将其并入主业相同或相近的国企集团。改革中,接收国企提前介入,支持、指导新公司顺利完成企业法人和公司章程建立工作,实现了改革前和改革后的经营发展无缝对接,为转企改制单位改稳、改好、改强提供保障。
二、把服务落实到位,努力减少摩擦力。要实现改革的平稳顺利推进,必须高度重视行业部门、涉改单位、涉改职工的思想认识,兼顾好各方利益,努力减少改革的摩擦力。一是规范制定工作方案。抓住制定实施方案关键环节,拟定统一模板。在充分调研、逐个征求涉改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对改革实践、改革路径规范化,最大限度减少改革阻力;机构编制、财政、人社、医保等职能部门就4个实施方案具体内容进行反复推敲,前后修改50余次,确保方案规范可行、便于操作;实施方案经4个涉改单位职工大会或职代会通过,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二是主动做好政策宣传。认真听取4家涉改单位干部职工诉求,编印《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政策解读25问》,举行专项政策解答培训会;组成政策解答组分赴涉改单位召开政策宣讲会20余场,与500余人次职工面对面沟通交流,帮助职工解除疑惑、消除顾虑;行业主管部门和涉改单位在整个改制全过程中,通过与职工分批座谈、个别面谈、赴外地走访退休职工等方式深入细致宣传改革政策,做好思想工作,使广大职工理解、服从、支持改革。三是动态掌握改革进程。改革牵头部门对每个涉改单位实行跟踪指导和服务,通过实地调研、电话督导、现场指导、过程跟踪等方式,及时了解和协调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答疑解惑工作,努力争取政策支持;同时,密切关注涉改单位动态,指导和督促改革工作按照实施方案不折不扣、彻底贯彻落实到位。
三、把政策执行到位,充分激发创新力。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充分释放经营类事业单位的创新活力,是“事改企”的根本目的。一是围绕问题导向,释放机制活力。着力解决经营类事业单位存在的政企不分、事企不分以及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通过改制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改革转制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这些单位的内生动力、市场适应力、竞争力明显增强,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坚持把政策依据作为推动改革的根本遵循,在不突破政策红线的前提下,用好用活用足已有政策,待遇补差等方面,通过积极向上级争取,获得了支持。二是围绕资源优化,释放创新活力。妥善安置涉改人员,全力保障涉改职工切身利益,充分利用合理流动、组织选聘、转入新企业、离岗待退、自愿辞聘等多种方式开展人员安置。通过持续努力,在前期已完成10家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上,今年顺利完成4家经营类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聘用人员和退休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于9月底前全部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并按新机制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