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融合,同向发力。推动部门内整合,将生态环境、交通运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内由多个科室、多支队伍行使的行政执法职能集中归并,通过内部执法队伍与职责整合,对外统一行使部门行政执法职责,实现“一个部门一支队伍管执法”;推动领域内整合,对执法职能相近、对象相同、方式相似的农业农村、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领域的相关执法机构和职能整合,设置综合性执法队伍,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由一个主体来统一行使,实现“一个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推动区域内整合,结合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试点,在所有区镇(街道)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局,并加挂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公室牌子,以区镇(街道)名义对外集中开展区域综合执法,实现“一个区域一支队伍管执法”;同时,推动资源力量下沉,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专业综合执法队伍在镇(街道)设置分局、中队,实行区域性综合执法,市场监管领域在每个镇(街道)设置分局,探索推行“局队合一”体制,有效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和执法力量分散与薄弱等问题。
数据融通,精准出击。依托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平台,打破部门信息壁垒,融合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执法信息系统,汇聚1163个目录共6100余万条数据资源。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对汇聚的各项执法数据进行综合研判,探索开展综合执法事件常态监测预警,为开展执法监管、合理配置执法资源提供数据参考和实时指挥。同时,自主研发长江大保护智能应用平台,完善治理总览、禁捕退捕、智能感知、水文环境四大功能模块,对非法捕捞、非法排污、无证采砂、走私等违法行为开展联防联治、综合执法。指挥中心可借助平台自动采集识别进入长江重点监管区域的人员、船只有关信息,通过后台大数据自动分析比对,实时预警推送可疑事件,及时指挥调度江上巡逻、市场监管等执法队伍前往处置。今年以来,共查处长江非法捕捞案件25起、非法采砂案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4名,清退非法码头16处,退让长江岸线1.65公里,实时保护长江生态。
力量融汇,联动作战。以协同、集约、高效为目标,建立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横向联动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广旅游、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公安、自然资源、司法等区级部门,纵向贯通南通市指挥中心、辖区的11个镇(街道)、293个村(社区)和1141个网格,基本实现了执法线索处置交办全覆盖、无死角。2020年9月6日,海门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向南通海门生态环境局发出紧急线索,“某河边小区东侧空地疑似倾倒医疗废物”,这一线索在社会上引起了关注。接到指挥平台的急办件后,海门生态环境局信访应急值班人员、执法分局人员、环境监测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迅速将现场情况上报区指挥中心,区指挥中心调度区网信办、公安、卫健委、城管、住建、海门街道等单位共同参与案情分析与调查处理。经过海门生态环境局与公安、城管、海门街道多方联动排查,基本确认填埋固废的来源。南通海门生态环境局对涉事单位违规处置工业废弃物的行为依法进行立案查处,督促相关单位妥善处置挖出的工业废弃物,并将处置结果报区指挥中心。指挥联动的工作模式,切实实现了执法的信息化、标准化和一体化,也有效遏制了重信重访增量,海门生态环境群众投诉较上年同期减少了44.82%,实现信访总量、越级信访量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