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都市双流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工作部署,启动改革工作。2019年结合机构改革,设立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综合执法改革领域由12个扩大到22个,集中行使行政处罚事项增加到2658项。在改革实践中,双流区突出“三向发力”,建立起权责统一、权威高效、全域覆盖的行政执法体系,逐步形成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体制机制和实践路径。
(一)向理顺职能整合机构发力,高标准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一是在职能理顺上突出“综合化”。围绕“一支队伍管执法”,全面梳理执法事项,对执法内容、执法方式相近相同的22个领域的执法职能进行整合,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集中统一行使,实现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二是在机构整合上彰显“扁平化”。整合原11支行政执法队伍,在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下设4支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实现机构管理扁平化。按照“编随事转,人随编走”的原则,将涉改执法机构的编制和人员统一划转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推动“一支队伍管执法”,有力提升执法效率。三是着力推进权责归位。明确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行政执法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主体责任,以及镇街的属地监管主体责任,厘清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职能边界。编制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建立执法事项清单和巡查清单制度,实行清单管理,推动权责归位。
(二)向健全机制强化协作发力,全方位打造“管罚互动无缝衔接链条”。一是推动执法程序“标准化”。依托权力事项细化制定2658项执法事项清单,明确执法事项种类、执法依据、执法要件和流程时限,实现清单化管理标准化执法。二是全面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完善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执法程序,确定每个执法环节的具体责任单位及追责情形,加强对执法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防止和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增强执法公信力。三是健全协作联动机制。制定综合行政执法协作办法,建立联合会商、案件移送与抄告、信息与资源共享、执法协作与联动、举报投诉与信访受理等制度,实现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工作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与公、检、法探索建立无缝对接机制,在执法局设立公安派驻执法中队,有力保障执法工作开展。
(三)向专业高效赋能放权发力,多举措实现“看得见的管得到”。一是以专业提能强化队伍建设。采取集中培训、以案代训、办案评比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各专业执法队伍的政治、法律和专业素养,提升执法办案水平。二是以统筹高效做实属地管理。在镇街、产业功能区共设立15支派驻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将三分之二的执法人员力量下沉到镇街和产业功能区,着力解决基层编制不够、人力不足、专业力量不强等问题。针对派驻中队镇街“管不到”、执法局“看不见”的问题,制定派驻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中队运行管理办法,将管理权限交给镇街,让镇街有人办事。抓好镇街执法中队“一专多能型”执法人员培养,大力提升基层执法人员综合执法能力,确保专业水平有保障、基层工作全覆盖。三是以赋能放权推动事项下沉。着眼“关口前移”,在考虑镇街主要需求和实际承接能力基础上,将适宜简易执法程序的226项执法事项下沉到镇街执法中队,实现相关案件由镇街执法中队直接办理,确保镇街事情镇街办,案件处理快速高效,切实提升了群众和社会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