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的指引下,青海省果洛州委编办致力于推动机构编制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发展,顺势作为,积极从优化资源配置、健全制度机制、强化协调配合、严肃纪律规矩、提高办事能力等方面实施精准管理,努力当好“五员”,推动机构编制工作管理效能再提升。
一、优化编制配置,当好“管理员”。贯彻“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思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路径,实现机构编制资源利用最大化。一是结合发展所需,向重点领域倾斜。聚焦重点攻坚任务,充分保障疫情防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重点领域的用编需求,将编制资源从工作任务减少的单位调剂至急需补充加强的单位,充分保障重点领域工作力量,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编制保证。二是结合基层所盼,推动编制资源“减上补下”,着力解决基层编制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缺编问题,有效缓解基层“人少事多”困境,保障基层履职尽责,服务百姓。三是以挖潜创新为抓手,优化事业编制存量,逐步收回“闲置”事业编制,纳入编制周转池,配置到综治维稳、生态保护等急需的重点领域和基本公益服务领域,进一步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二、健全制度机制,当好“服务员”。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的政治资源、执政资源,机构编制工作是党的重要工作,要立足全局,超前谋划,强化责任担当,细化工作措施,为全州的经济发展提供机制保障。一是建立机构编制联席会议。涉及人员招录、人才引进、参公管理、养老保险、政策性安置等工作涉及的关联性问题,由编办牵头,组织、财政、人社部门参与,召开联席会议,提出初步意见,报州编委审议。二是成立编制(职数)审核工作小组。集中对州直各部门提交的人员调动用编计划、领导职数使用计划进行审核,规范用编审核和领导职数使用审核工作程序。三是优化出入编工资审核流程。对使用编制审批流程、人员入编事项、审核流程、人员调出调入事项等进行了规范,精简了出入编办理所需要的材料,并制定了详细的办理流程图。统发工资网上审核,缩短了办理时限,提高了审核效率,实现“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路”,为实名制管理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四是细化明确机构编制动议、论证、审议决定,组织实施等环节要素,严肃机构编制审批程序。
三、强化协调配合,当好“协调员”。加强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的协同配合,补齐短板弱项,规范组织行为,发挥各自职能作用。一是建立机构编制管理协调配合机制。对各协调配合部门的工作职责、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选拔、招录、调整、配备领导干部、人才引进、政策性安置等程序进行了明确,规范运行机制,增强工作合力,形成了齐抓共管、多方联动、共同监督的有效机制。二是建立四部门数据比对机制。会同组织、人社、财政部门对各机关事业单位实有人员、人员信息、实配领导、公务员职级数及实配人员、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情况及实有人员的岗位类别、审核工资人员数等这些数据进行比对,对不一致数据建立条目式清单,及时分析研判,修正偏差数据,确保实名制系统数据“真、实、全”。
四、严肃纪律规矩,当好“督查员”。坚持把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摆在重要位置,强力督促落实机构编制管理政策规定,纠正、查处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严肃机构编制纪律,维护机构编制权威性。一是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将各部门单位职责履行、机构设置、编制使用、职数配备等情况纳入巡察、审计工作范围,加大巡察力度,形成监督合力,推动问题整改。二是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结合机构改革评估、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选人用人核查、监督检查等,对各单位进行定期检查,了解掌握部门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现状,作为优化编制资源的依据,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确保“编岗合一、人尽其职、履职有效”。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部门单位权责清单运行机制,公开“晒”权,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不断提升机构编制管理能力。四是疏通举报渠道。发挥“12310”举报电话作用,制定完善受理举报电话管理措施,加大机构编制违规违纪问题的举报查处力度,确保监督检查的常态化、制度化。
五、提高办事能力,当好“参谋员”。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党管机构编制和编办垂管“双优势”,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一是准确把握职能职责。结合落实省委编办“三定”规定,全面贯彻党管机构编制原则,准确把握编办作为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办事机构的功能定位,进一步调整优化班子成员、科室和干部分工,理顺职责关系,减少职能交叉,以整体效能提升推动参谋助手作用有效发挥。二是主动提出政策建议。围绕贯彻执行省委编办和州委决策部署,聚焦各地各部门诉求、基层反映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使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强化调研成果共享和运用,更好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更好为省委编办和州委编委决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