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摸清底数。针对部门在办事过程中存在的时间长、材料多、环节多等问题,立足“三定”规定,通过全面系统梳理部门间办事事项和理顺办理流程,进行机关内部服务打包,实现集成办理。一是统一部署。印发《昌邑市部门间办事事项流程再造工作方案》,组织部门分管负责人和业务科长召开全市流程再造工作部署培训会议,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责任单位以及工作要求。抽调人员成立工作专班,创建工作交流群,及时做好上级精神传达、培训材料共享、问题意见汇总,加强协调调度和宣传引导,让各部门各单位充分认识到流程再造对于机构编制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调动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广泛覆盖。本着“事项梳理全覆盖、流程再造无死角”的工作原则,将市委各部委、市政府各部门、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各人民团体共70家部门单位纳入流程再造范围。根据法律法规、部门“三定”规定以及有关规范性文件,遵循“最小颗粒度”的要求,对机关工作所有流程进行全方位、地毯式梳理,确保应梳尽梳。三是明晰范围。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事项一律取消,凡是能够整合的事项一律整合,凡是能够下放的事项一律下放,合理归并同一管理目的的办事事项,向各类不科学、不规范的流程大胆开刀,确保应减尽减。经汇总,共梳理出85项部门间办事事项。
二、创新工作思路,着力优化再造。在全面梳理压减办事事项的基础上,选取22项办事需求量大的事项开展优化再造试点,本着“先试点、后论证、再推广”的原则先行先试,对部门间办事事项进行拆分重组、整合优化,切实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一是集中受理。按照“方便部门办事、降低运行成本”的总体要求,改变传统办事模式,由“多个科室同时受理”向“一个科室集中受理”转变,由“领导核准”向“科长核准”转变,由“各自为战”到“协同配合”转变,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具体岗位、具体时限,打通影响机关效能的痛点和堵点。二是精简材料。着力推进部门间办事减事项、减环节、减要件、减时间、减次数,将部门间办事事项的每个流程、每个步骤进行拆解细化,每个环节所需的材料逐项列明,每个流程、每项材料经工作专班和部门工作人员模拟、论证后,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确需保留的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无需保留的一律取消。经过优化,办事申请材料共精简37份,办理时间压减55%。三是即时优化。办事流程、申请材料优化后,根据部门办事实际需要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即时发现、即时调整、即时优化,进一步打破部门之间、科室之间存在的壁垒障碍,加快推动体系重构和机制创新。
三、完善运行体系,提升服务效能。通过部门间办事流程再造,明确事项名称、设定依据、申请材料、办事流程等相关要素,编制运行流程图和服务指南,加快推动部门间办事标准化、制度化,打通部门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编制指南。本着“简单明了、浅显易懂”的原则,把易出错、不常见的环节和申报材料尽量细化,提高指南的操作性、实用性,为部门办事提供明白纸,方便机关事业单位办事。二是绘制流程。按照整合优化后的办理流程,重新梳理部门办事事项从“受理”开始直至“办结”的各个环节,同时标注每个环节压缩后的办理时限,让办事过程一目了然,有效解决程序繁琐、运行不畅、效能低下等问题。三是调整公布。编制规范后的办事指南和办事流程图按照成熟一批、公布一批的原则,由市直各部门、单位以本部门文件对外公布。同时,将根据法律法规修订、部门职能调整、办理时限优化等实际情况对办事清单、办事指南和流程图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服务时效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