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构编制总量控制、从严管理的大背景下,如何让机构编制资源动起来、活起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的效能,是各方面十分关注的课题。近年来,郴州市着力抓深化改革、科学管理和创新挖潜,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深化改革,优化配置
一是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市本级党政机构改革实行统一核减和重点保障相结合,动态调整行政编制200余名,保障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7个新组建部门的编制配备,加强了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应急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等18个部门的力量。精简内设机构80余个,内设机构平均行政编制近3名,解决了部分机关长期存在的“一人科”问题。严格、科学控制从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划转人员到机关,目前市本级机关人员总量不超编。将市级部分职责下放区级,同步下放部分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推动机构编制资源下沉、工作重心下移。
二是坚持“精简”与“壮大”相统一。大力优化整合公益类事业单位设置,将市本级344家公益类事业单位优化整合为172家,精简机构50%,精简收回事业编制1000余名。全面完成全市114家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撤并机构95家,其中处级机构4家,转企改制19家,共分流人员1957人,收回事业编制2000余名。
三是坚持“集约”与“高效”相促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将市政府19个部门的84项行政许可等事项划转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从事政务服务、电子政务信息、政府门户网站、电子政务内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机构整合,整合设立市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人员由改革前的100余人减少到17名,窗口由19个减少到4个,行政成本大幅降低,政务服务质效明显提升。
二、科学管理,盘活资源
一是从严从紧管理,巩固改革成果。确需新设机构的,坚持“撤一建一”或“撤多建一”;确需增加编制的,充分运用评估论证手段,逐一梳理其职责履行、工作任务、编制配备、人员岗位、服务水平情况,进行科学测算,原则上从部门内部调剂解决,或从实行“人员只出不进、编制空一减一”管理的单位连人带编划转。对增加的工作职责,可以通过科技手段、信息技术、机器设备替代并提高工作效率的,不新增编制;对新增的后勤保障职责,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不增加编制、不新进人员。
二是打通编制壁垒,统筹使用编制。按照“事业机构类别与其承担的社会功能相挂钩,事业编制性质与其机构类别相匹配”的原则,结合财政保障情况,根据事业单位类别,在市本级事业编制总量内,打通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壁垒,规范了财政资金管理。坚持每两年一大调、每年一小调,及时动态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将部分事业编制通过周转使用的方式用于招聘教师,将部分事业编制置换学校工勤人员所占用的教职工编制,腾出的编制用于补充教师,原工勤人员实行“只出不进”管理,缓解了教师编制不足矛盾,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
三是适应新发展格局,保障发展需要。在撤并精简优化大量机构编制的同时,为保障服务发展大局,设立了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自贸区、沙洲红色文旅产业、机场公安、文明城市提质等机构。安排“林邑聚才”计划专项编制用于引进高学历、紧缺型人才。
三、创新挖潜,激发动能
一是充分运用执纪监督成果。将机关作风效能执纪监督、巡视巡察及违规出借人员、“吃空饷”等问题专项整治成果与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有机衔接,结合执纪监督情况,经评估论证,核减收回相关单位编制30余名,把作风效能执纪监督的成果运用到机构编制管理中,既优化了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又促进了作风效能提升。
二是探索创新群团机构管理。落实中央关于“探索群团组织机关综合设置,促进党政机构同群团组织功能有机衔接”精神,将文联、社科联、侨联、红十字会、计生协会等人员编制较少、日常运转较难、增编需求较大的群团机关挂靠党政机构,群团机关依法按章程开展工作,其机关党建、后勤事务、中心工作、绩效考核等由被挂靠的党政机构统筹,既减轻了群团机关要求增编的压力,又解决了部分群团“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带来的一系列困难。同时,将除工、青、妇以外的其他群团组织机关所使用的行政编制一律置换为事业编制,缓解了行政编制紧缺的矛盾。
三是积极推行人员备案管理。根据《湖南省公立医院人事编制管理改革试点实施意见》,为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定人员总额,原核定的事业编制实行冻结,新进人员由该院在总额和人员结构比例内自主公开招聘,实行备案制管理,为事业编制优化配置腾出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