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立规矩”做为助力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增效的“立身之本”。通过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从制度上细化管理,进一步提振精神、改进作风、提升效能。一是完善《办公室工作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严明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日常请销假制度、外出报告制度、个人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用制度规范行为,在全办形成遵纪守纪的良好氛围。严格杜绝干部不按制度规定办事,迟到早退、工作弄虚作假,门好进、事难办,不担当、不作为以及“推、拖、怕、贪”等行为。二是建立《工作人员廉洁自律制度》《廉政谈话制度》,严防贪污腐败。提高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做到态度不能变、决心不能减、尺度不能松。截止目前,同仁市委编办共开展1次集体廉政谈话、3次个人廉政谈话、2次日常谈心谈话、1次“守初心、担使命、讲规矩、严纪律”主题党日活动谈心谈话。三是规范《机构编制查询及审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严肃监督问责。严禁干部违规查询机构编制数据及违规开具机构编制审核单,加大对机构编制的监督检查,做到不逾越纪律的“底线”、不踩踏纪律的“红线”、不触碰纪律的“高压线”。四是制定《保密制度》,严守保密纪律。切实把保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强化保密宣传和教育,认真学习保密规定和贯彻执行保密条款,严格把握涉密范围,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筑牢保密思想防线,不断强化干部保密观念,提高保密意识。
二、把“守纪律”做为助力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增效的“强身之本”。以《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为基本遵循,完善制定同仁市机构编制工作规则、细则、办事流程、联席会议制度等,提高机构编制纪律意识,维护机构编制纪律的严肃性,强化机构编制的刚性约束。一是将《条例》学习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切实增强党管机构编制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通过交叉任职,认真做好机构编制工作领域重大事项的请示汇报工作,理顺编办归口管理的请示报告事项、方式、程序和运行机制,在工作中向分管领导请示汇报和向归口管理部门报告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规矩意识和程序意识。二是严格按照《中共同仁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共同仁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规范机构编制管理事项工作流程》办理机构编制事项。新成立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一律严格按照动议、论证、审议决定、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要求的机构编制审批权限和程序进行办理,真正做到了立规矩和守纪律相结合,让规矩纪律牢记心中。三是严格执行《同仁市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对机构编制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强化对机构改革、机构编制管理重大事项的统筹协调,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推进同仁市机构编制事业稳步发展。在推进寺管干部管理机制调整、乡镇机构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方面加强部门沟通联系,整体联动,加强协同,配套推进,不断将各项改革引向深入。
三、把“得成效”做为助力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增效的“固身之本”。同仁市委编办始终不忘党管机构编制的初衷,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开展调查研究的根本立足点,聚焦人民群众关心、保障民生的问题,坚持有计划、经常性的深入机关事业单位和基层一线,广泛接触基层干部和职工群众,听取意见建议,虚心接受批评,更好的服务于地方高质量发展。一是走进各机关事业单位,听取大家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想法,同大家共同探讨,力争通过体制重塑、职能重整和监督重构,提升执法效率和监管水平,探索建立权责清晰、指挥顺畅、运行高效的部门内、领域内、区域内“一支队伍管执法”模式。二是通过走访调研各中小学校,逐一梳理审查各学校名称、全面清理无学生的“空壳”学校、统计中小学教职工被借调及中小学教师补充到乡镇幼儿园的具体情况,为下一步做好教育布局调整及推进“县管校聘”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意见建议。三是深入各乡镇共同探讨乡镇改革方案,从同仁实际出发,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着力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努力实现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做好乡镇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