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认知到位。江苏南通海安市委编办强化“机构编制资源是党的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机构编制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的政治属性,并结合海安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用跳出编制看编制的高站位视角,审视机构编制工作初心使命与职责担当,并对准机构编制工作中“减、效、严”三处关键“穴位”,拿出了一套方法独特、力度到位、效果显著的“针灸法”,打开了机构编制工作的新局面。
一、对准“减穴”,重保障。海安市委编办继续加快深化改革步伐节奏,紧紧围绕以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为中心,不做简单地减人、减机构、甩包袱的表面文章,而是以促进事业单位发展壮大为根本目标,通过实施改革和各单位职能落实情况,对机构编制资源进行动态调整,加大力度清理长期空编无人、组织机构空壳化、职能任务空心化的事业单位,把分散重复设置、职责交叉重叠的事业单位进行整合重组。此外,着重对一些职能弱化、划转的单位编制进行核减,而“减出来”的编制则优先投入到保障服务民生的安全监管、医疗保障等领域,切实提升为海安经济社会服务和民生发展服务的能力。
二、对准“效穴”,提质量。有效配置机构编制资源既直接关系到政府机构的履职效率和服务质量,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海安市委编办强化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意识,树立效能观念,充分把握编制数量的“适度点”,立足精简高效,一方面通过健全完善“互联网+机构编制”新模式,充分发挥“一体化”平台的载体作用,及时掌握编制人员的基础信息数据,另一方面对于编外人员也同样建立一套高效完备的人员管理系统,把全市的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情况纳入体系、摆上台面、看在眼中,及时掌握每个职能部门编制的使用状况并进行横向调整,平衡使用,保证海安市域内的编制资源配置既可以满足海安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又能在严控总量的原则下降低行政成本、优化人员结构、提高政府履职尽责质量。
三、对准“严穴”,强约束。海安市委编办一直强化“编制就是法”的思想意识,严肃机构编制工作的各项规定。一是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要求,把机构编制工作推向规范化、法定化、程序化的道路,编制审批事项上严流程,机构设置、职能配置、领导职数配备上严执行,咨询服务办理上严态度,以“三严”来确保《条例》规定落地生根。二是抓好学习教育与监督检查“两把尺”,一把尺度量对于党的理论政策、法律法规、机构编制规定的学习进度,及时更新融入到日常编制业务的工作之中,当好编制工作的“政策通”与“活字典”。另一把尺则重点敲在常态化的监督检查上,在内部通过建立部门科室的日常汇报制度,科员向科长汇报工作内容,科长向分管负责人汇报部门具体情况,对内形成相互监督、协同高效的工作氛围。在外部与纪委、审计部门之间建立巡查机制,对严重违反工作纪律、作风纪律、廉政纪律的情况及时进行查处,构建内外双重督查机制,形成制度到位、功能强大、实际有效的约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