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内江市委编办紧紧围绕“政策引导、区域统筹、城乡共进、均衡发展”的原则,坚持顾大局、谋长远、抓大事,积极探索建立“岗编适度分离”新模式,实行单列管理、实名制管理和动态管理,促进人才下沉到基层、服务于基层、安心在基层,用活、盘活、激活机构编制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明确责任、奖优罚劣,激活“一池水”
(一)制定一套任务清单定方向。为打破身份、级别、地域限制“一潭死水”的局面,建立了《全市岗编适度分离任务清单》管理新模式,从日常管理、经费保障、激励措施、责任等方面,对编制所在单位和岗位所在单位作了明确任务清单和工作要求,使“岗编适度分离”由探索、尝试向逐渐规范、有章可循转变,构建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之间的“链索”,搭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信息通道,实现部门在基层之间、企业之间、乡镇和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拓展人才在不同环境、不同岗位经受锻炼,形成复合型人才不断涌现,提高人才工作效率、质量和效果,营造崇尚实干、鼓励创新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二)明确二类奖罚机制促保障。建立物质、精神奖励与处罚、惩治相结合,明确了“岗编适度分离”人员的工资待遇、公用经费、目标考核奖等经费的保障方式和发放标准,充分保障到基层一线锻炼经历作为晋升晋级、评优评先的先决条件;同时针对交流轮岗的干部工作中存在严重失职失责,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干部群众反映意见较大的,下派单位可向其上级职能部门提出人事调整建议,加大责任追究力度,通过从严奖惩倒逼干部能力作风建设,确保交流轮岗干部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完善三考管理体系作导向。为进一步鼓励、支持、引导人才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促进在职称有奔头、事业有盼头、经济有想头,制定了《行业实行岗位与编制适度分离管理暂行办法》,对流入基层人才日常出勤、工作量、工作质量、遵守劳动纪律等情况,按照接收单位工作制度、职责进行管理,制定统一考核机制,由派出单位、接收单位对派驻人员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完成质量进行综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派驻人员的绩效挂钩,使考核机制更加客观、具体、全面,形成“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平时考核”的“三考”管理体系,激励约束并重,营造担当作为、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建章立制、提升管理,用活“压舱石”
(一)建立“单列式”管理。按照“市管总量、县管调剂、乡镇使用”的岗编分离人员管理新机制。按编设岗,推动岗编一体向岗位与编制分离。对基层教育、卫生、农业等一线行业,探索将编制放在县级部门,岗位设在乡镇基层一线,管理在基层一线,并构建人事关系、党员关系和职称评选等内容纳入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考核,及时更新数据,掌握数据精准度,并指导各县区建立岗编分离人员管理台账,落实“单列式”管理模式。
(二)建立“实名制”管理。充分利用实名制系统管理平台,打破行政层级和行业部门之间的编制壁垒,有效破解“空编不用”和“无编可用”并存的难题。把该市现有的编制总量内,盘活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加强岗编分离专业人员作为专项编制,专编专用,实名管理,用于保障引进各县区重要行业、岗位特别是所需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实行专项管理,发挥编制资源集聚效应,逐步探索把编制放在县区,岗位设在乡镇的方式,盘活用好编制资源。
(三)建立“动态形”管理。按照“控制总量、动态管理、合理使用”的原则,推进机构编制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促进合理流动,重点保障全市中心工作、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对机构编制资源的需求,并实行对教育、医疗、农业等岗编适度分离人才每两年进行调整,以“基本+动态”的模式,实行总量管理和专项管理,建立编制台帐,充分发挥机构编制作为“稀缺资源”的作用,形成规范、有序的编制新型管理方式。
三、总结经验、把握创新,把好“方向盘”
(一)发挥“人才下派”助力脱贫攻坚。破解机关事业部门职工的身份界限,加强竞争上岗担任试点镇政府中层干部,架起各部门与各乡镇之间干部、专业人才下派、上挂双向交流机制,先后选派多名驻村干部系统学习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增强履职能力,激发干事活力,发挥好人才在智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在岗编适度分离政策引领下,该市上千名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奔赴一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全市乡村全覆盖,进一步加强贫困村脱贫攻坚力量,解决了基层人员不够,力量不足的问题,为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试行“县管校聘”探索管理模式。针对“专业教师需求难、进城容易下乡难、激励教师干劲难”问题和边远农村学校教师“招不来、留不住”等现象,在部分县区教育行业试行教职工编制“县管校聘”编制管理改革,将教师人事、编制管理的权限和归属剥离出学校,分配到各乡镇中心学校集中管理使用,打破教师在学校之间交流轮岗的“藩篱”,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并配套推行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解决学科教师不均衡的问题,确保教育资源高效率。
(三)创新“医联试点”强医便民之路。构建了内部人员流动机制和内部管理帮扶机制,重点专科对口扶持机制,建立派驻医师驻点、科室托管、专家会诊等多种帮扶形式,实质性提高对口帮扶工作效率。推行了开放共赢运行模式,通过专家下基层、专题讲座、影像技术规范和管理培训等方式,提升远程诊疗质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开放共享。建立了利益共享分配模式和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利益分配主要由双方医疗机构协议商定以及探索了建设社区医疗联盟,并积极探索三级公立医院与社区内诊所建立医技检查、临床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