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在机构布局上着力突出“整”。坚持“瘦身”与“健身”齐抓,保障发展与优化结构并重,结合党政机构改革,将职能回归后的能源、财经监督等空壳机构予以撤销;结合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对人员分流后规模过小的渔政、房产管理等单位予以整合。结合行业体制改革,对检验检测、人才培训等职责任务相近的单位进行合并。机构改革以来通过撤并整合净减少各类机构127个,占总数的5.6%。
二是在编制管理上着力突出“调”。运用“收、减、冻”等多种举措,坚持动态调剂,有增有减,科学合理调整现有编制资源布局。将撤销的市财监办、维稳办等机构的编制予以收回;将市寺大隆林场、市价格举报中心等机构超过三年未使用的空编予以核减;对现有编制超出核定标准的市实验学校、市疾控中心等机构,合理确定编制控制员额,冻结编制使用,实行“退一减一”;同时确保退役军人服务、医疗保险经办等重点行业领域急需用编。去年以来,通过动态调整基本实现了增减平衡,有效保障中心重点工作用编需求。
三是在职能配置上着力突出“顺”。系统梳理部门权责清单,研究部门间的职责关系,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明确牵头部门,避免政出多门、责任不明。去年以来,理顺了自然资源与住建部门交叉的不动产登记服务职能,应急管理与水务、林草、地震等相关部门单位交叉的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火、地震救灾等职能,发改与工信、市场监管部门分别交叉的节能检测与价格监管职能、社保与医保部门交叉的保险业务经办等职能体系,同时理顺市区市政、公安、自然资源等职能,促进部门之间、市区之间职责有机衔接,高效履职。
四是在运行管理上着力突出“实”。规范执行“一表一单一卡”制度,进一步实现编制职数、人员调整、干部任用、工资审批、经费预算等环节有效对接,健全完善部门配合约束机制。坚持事业单位编制结构化管理,严格按照核定的编制结构在空编内有序补充人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占比持续提升,内部人员结构明显改善。实行急需紧缺人才用编灵活管理制度,探索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总量管理,实行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管理,提高行业系统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完善编制周转使用制度,解决重点行业紧急用编需求,努力做到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科学合理,保障改革坚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