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杭州市上城区委编办遵循新时代新定位,谋划当好“三师”,着力管住管好管活机构编制资源,服务全区社会经济发展大局。
一、当好“规划师”,优化机构设置
一是以党政机构改革为契机,规范设置机关行政机构。在坚决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市县机构改革总体意见》要求“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充分探索具有上城特色的机构设置,面向新形势新任务,因地制宜设置了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区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区政府金融办、区数据资源管理局等新机构,既充分体现上级战略意图、又反映地方需求和特色,为上城区未来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机构保障。
二是以事业单位清理整合规范为推手,科学设置机关事业机构。对全区事业单位情况进行了全面体检,按照“能简则简、能合则合”的要求,既“瘦身”又“健身”、保障全局重点工作的原则,经过充分调研排摸,结合阶段性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对全区13家功能萎缩、职能弱化、基本完成使命的建设指挥部进行了撤销;鉴于房管、环卫职能逐渐弱化,对房管站、环卫所进行了整合;全区事业机构从119家缩减到97家,精简率达到18.5%,为今后全区事业发展腾挪了空间。
三是以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抓手,合理设置街道内设机构。根据顶层设计,为更好理顺工作条线关系,整合现有站所、分局执法力量和资源,组建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以乡镇和街道名义开展执法工作,接受有关县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在采取“六办三中心”框架设置的基础上,对南星试点街道综合性内设机构职能进行微调,增设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沉,强化乡镇和街道的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责。
二、当好“审计师”,监督机构运行
一是实行月报制度,强化常态监管。出台关于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及编外用工人员花名册月报工作规定,规范编制人员进出程序,提升部门间业务审批流转效率。每月25日前各部门将在编人员花名册、编外人员花名册、在编人员工资变动审批表及编外人员工资单等进行上报更新,确保机构编制数据信息与其它部门平台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是采取联办机制,强化综合监管。加强与组织、人社、审计等部门协调配合,把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与选人用人、干部大监督、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相结合,建立“事前共商、事中协作、事后运用”的协作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建、共享、共用。近年来,结合区委巡察,先后给13家编外用工使用不规范的单位下发了整改通知书,有效发挥了联合监管的职能。
三是建立闭环体系,强化动态监管。通过线上比对、线下查验的方式,定期对全区各单位“三定”执行、人员信息维护、台账资料完善等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内部自查、编办复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订正,对整改滞后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单位暂停编制事项办理,作为年底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
三、当好“调控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大局敢于做支撑。近年来为配合区特色经济发展,大胆设想、深入研究、多番论证,组织精干力量先后前往乌镇、福州三坊七巷等地区进行调研,提出山南基金小镇、南宋皇城小镇、湖滨步行街区体制机制改革和机构编制优化调整方案,为党委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为上城未来发展之大势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积极围绕教育发展需求善于做保障。为缓解教育系统优质教师资源不断增长需求与机构编制资源从严管控的矛盾,在批准新设立2所小学,每年核准教育系统用编100多名的基础上,牵头组织区教育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等部门,赴兄弟县、市、区进行实地调研,研究学习青岛“全员聘用制”等先进做法,积极提出“弱化编制概念、推进同工同酬,多措并举促进教师内部流动,引进社会力量办学优化现有‘国有民办’体制”建议,为破解事业编制瓶颈难题,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方案。
三是主动围绕民生发展需求敢于做创新。由于上城区是老城区,老旧小区占比较高、物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为进一步提升区物业综合管理水平,在街道下属区域发展与治理中心加挂物业综合管理中心牌子,落实属地责任,强化属地街道对业委会的指导、物管企业的监督,推动形成“党政引领、属地管理、市场主导、居民自治”的住宅小区物业综合管理格局,为更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提供有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