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名站技术导航!

宁波市鄞州区委编办抢抓数字化改革机遇助推机构编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宁波市鄞州区委编办抢抓数字化改革这个关键变量,充分利用现有四套系统——实名制管理系统、编外用工管理系统、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以及机构编制台账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探索数据赋能促机构编制管理模式转型,更好地为“重要窗口”和“先行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

  一、将数字集成,实现全程留痕可追溯。抢抓数字化改革机遇,深刻认识到数据流量为王,加快速度摸清底数、采集数据、及时导入,推进数字集成化。一是研发机构编制台账系统。系统收录了近20年机构编制文件、法律法规、调研报告等档案材料,通过打造机构编制“一事一档”和“一部门一档”相结合的数据库,确保机构编制全程留痕和历史沿革传承。二是实行全业务线上流转。业务已实现线上全覆盖,业务涵盖用编用职、出入编、职务变更等,还将编外用工所涉及的编办控制数使用审批、人社编外用工备案、财政经费预算核准业务在编外用工管理平台实现“串联”,全面形成“流程可见、时限可控、闭环可查、责任可溯”的数字化业务流转管理模式。三是建成权威“数据源头”。除掌握实名制在编人员外,目前该区已建成可统计可分析的编外用工数据库,将全区所有编外人员以及服务外包人员、专项经费保障、经营性收入支出用工人员等其他人员一同纳入管理,逐步实现财政人员全覆盖,做到底数清、数字准、情况明。

  二、靠数字管理,实现提质增效与规范。机构改革正在从“前半篇”转向“后半篇”,任务上也从“立柱架梁”转向“提质增效”,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在2019年底,上线自行设计搭建的编外用工管理模块,作为一个多部门联动、流程完备、无数据壁垒的大数据应用系统,除实现“串联”一件事外,还以此数据库为源头,在浙政钉平台上实现“编外用工人员录用(减少)后续经办业务一件事”审批协同流程,将编外用工录用、养老、社保、医保、社保卡、公积金业务“并联”同步受理,进一步“加速”办事效率,以往至少需要跑5个部门、8个科室/窗口、历时3个月的流程,实现最快三周内“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历经一年半,以“智治”理念管控的编外管理已取得一定实效,编外实有数大幅下降、招聘效率明显提升、管理使用日趋规范。

  三、用数字说话,实现科学决策与参谋。通过海量数据的分析运用,精准抓住发展趋势、优化决策形式,进一步实现决策参谋从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一是盘活机构编制资源。综合利用实名制基础数据,运用大数据手段,以采用分类对比方式,全方位分析机构编制信息数据,结合编制配备、人员组成、年龄比例、预计退休、超空编等情况,对当年度各项用编进行分析研判,形成用编保障建议,并成为每年编委会固定议事内容。二是服务机构编制评估。该区评估工作历经六年深耕,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已先后完成了疾控体系、教育系统以及编外用工相关评估。评估工作高度依赖大数据处理,整合全区四个系统数据,包括台账系统中20余年来的文件、事登系统中的年度分析报告、实名制和编外系统的人员信息数据,其中疾控评估处理数据10900余项,教育评估处理数据62000余项,编外评估处理数据24000余项,为提出科学建议提供重要依据。三是探索机构编制数据建模。姜山镇试点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中,积极探索模型构建、科学测算路径,通过构建编制划转渐进决策模型,将待划转事项按具体的流程、环节予以分解,形成可量化测算的编制评价颗粒度,从而科学客观地测算出划转编制数,真正做到“让数字说话”,增强了编制划转方案的客观性与合理性。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