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名站技术导航!

杭州市委编办强化综合治理 全方位构建机构编制督查体系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近年来,杭州市坚持把评估督查作为改进机构编制管理、巩固各项改革成效的重要手段。在探索实践、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逐步构建了以机构编制实名制为主线,以“机构编制评估、审计督查、巡察督查”三项制度为支撑的“1+3”督查体系,有效提升了机构编制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一、“一条主线”贯通业务管理全周期  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机构编制业务流程在这条主线上规范透明公开运行,从制度设计上防控机构编制违纪违规问题发生。  一是精准比对,理清“一本底账”。建立以“三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数据更新机制和维护管理办法。①调整数据“一天内”更新:明确机构编制调整数据当天完成系统录入。②基本信息“一月内”校准:与公安部门实时进行身份证信息验证和照片提取,与人社、财政等部门数据每月底层交换比对。③编制数、实有人数、财政供养人数“一一对应”:定期开展实名制数据专项核查,对全市20余万名机关事业人员信息与社会保险数据进行全库比对。同时,形成历史台账、历史操作“两个”留痕,系统收录2001年以来机构编制文件材料并形成历史沿革表单,既可快速直观了解各单位机构编制变化,也形成了可追溯、可查询的历史操作问责机制,确保数据安全。  二是业务融合,管控“两个源头”。2013年起,杭州市把“用编进编”和“处科级领导干部职数使用”两项业务全流程嵌入实名制系统,各单位在系统上拉表并凭市委编办审批通过的表格办理个人工资、社保、公积金相关手续,从源头上杜绝了超编和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通过日常业务在系统上实时流转,也确保编制和职数使用数据第一时间更新。2019年,结合“最多跑一次”实施流程改造升级,协调组织、人社部门在实名制系统上在线联审,通过精简申报材料、再造办事流程、推广电子印章,实现了市本级“用编进编”和“处科级领导干部职数使用”等高频事项网上通办和相关证明材料电子化留痕。原先需要“人员跑、多头跑、跑多次”转变为“网上跑、一门跑、零跑次”,原5-10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办结,《杭州日报》还作了专门报道。  三是智能分析,探索“多项应用”。在实名制系统中开发了50多种统计表单,实现表单自动生成、一键打印、实时反映,基本满足了日常管理和分析研究使用。还利用数据实时准确的优势,对全市行政人员编制数动态监测,实行用编余量统计和总量超编预警。另外,专门建立了“数据展现”模块,对市本级和区县(市)人员职级、年龄、学历进行分析,分析成果应用于业务工作。比如,若某个区县(市)人员年龄结构严重老化,可对其招考用编比例给予倾斜;若某个部门人员专业适配性低,及时加强“双一流”选调用编保障,优化人才结构。  二、“三项制度”推进督查评估全覆盖  建立面上评估和专项督查相互补的“点面结合”评估督查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机构编制管理。  一是优化机构编制评估。2012年,杭州市编委出台机构编制评估文件,开始对部门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进行年度督查,建立了常态化、全覆盖的督查工作机制。在内容上,对机构编制政策执行情况等固定指标进行检查的同时,重点对每年机构编制中心工作开展情况等动态指标进行考核,有效推进了重大改革任务落实;在机制上,市委编办与组织、财政等5部门建立联合评估组,形成对挂职规范管理、编外用工经费使用等难点问题的会商机制,联合推进问题整改。  二是深化机构编制审计。市委编办与市审计局建立联合督查机制。审计开始前,向审计组提供机构编制业务咨询和参考数据;审计实施中,派员同步进点开展个别谈话和实地督查,除审计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还重点督查事业单位是否存在偏离公益目的的“计划外”履职情况,提出意见纳入审计报告;审计结束后,联合做好机构编制管理问题整改督促工作。目前已完成20余家单位机构编制审计,提交督查意见10余份,对市城建科学研究院、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事业单位提出职能回归或改制建议,为事业单位改革夯实了基础。  三是强化机构编制巡察。把机构编制管理纳入巡察重要内容,派员参与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对被巡察单位人事工作档案、党组会议记录等材料进行查阅,有效发现机构编制管理违纪违规问题并纳入巡察反馈意见。目前,已向市委巡察组提供50余家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建议,并实地督查20余家单位,做到真督查真整改。  三、深化拓展“1+3”评估督查成效  杭州市运用“1+3”督查体系,通过精准的数据管理、智慧的业务应用、多维的督查机制,以监督检查促调整优化,推进机构编制管理严肃规范、精简高效,在机构编制内涵管理上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精细化建设无死角。实名制系统,编织了横向到市属各单位、纵向到区县(市)和乡镇(街道)的“天网”,实现了网格化管理,提高了管理精度。通过实名制管理,实现了全市各部门各类编制人员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应用,能迅速提出管理建议供市委领导决策;通过评估督查,对各单位职责、机构、编制适配度以及工作任务量、编制资源使用率实现精确把握,为组织部门调配干部方案、纪检部门查办案件等提供可靠依据。  二是“事前管控+事后监管”,规范化建设不断层。通过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与人力社保、财政、公安等部门进行信息比对以及在线办理机构编制业务等“事前管控”举措,从源头上杜绝了“吃空饷”等违规问题。通过评估督查等事后监管举措,加大了机构编制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了监督检查前后端无缝链接,2013—2019年,除政策性因素外,杭州市未发生一起超编进人和超领导职数配备处科级领导干部情况,纠正了一批“不按规定设置内设机构”等管理不规范问题。  三是“精准供给+优化配置”,科学化建设有提升。将实名制大数据分析结果和督查评估结果应用于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对职能弱化或编制使用效益不高的部门减少核定用编计划和收回编外用工,对人员结构不合理单位予以定向用编精准支持,提升了编制资源配置有效性和针对性。2014-2019年,市本级党政群机关超编人员减少146名,在超编消化工作成效明显的基础上,还加大了年轻干部引进力度,加强了基层一线、监管执法以及公共服务事业的人员力量保障。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