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建引领,全面统筹基层治理工作
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一是加强党建统筹“一盘棋”。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推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聚焦主责主业,通过统筹优化执政资源、配强街道和社区党委书记,将支部建在“全要素”网格上,建强基层党员队伍,确保基层党组强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二是强化基层“党工委”统筹能力。全面深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实现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负责人由上级党员领导干部兼任。三是优化基层治理“5+1+2”职能机构 。优化街道机构职能设置既是贯彻落实党政机构改革在基层延伸的要求,也是建设简约高效管理和治理模式的现实需求。秦淮区按照“大部制、扁平化”原则,建立街道“5部1局2中心”组织架构,即党政综合部、民生保障部、城市管理部、发展服务部、平安建设部,综合行政执法局及面向基层、贴近群众的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加强了党对街道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凝聚力、号召力,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二)坚持系统思维,着力重塑基层治理体制
基层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资源整合、力量融合是优化治理体制的关键所在,必须遵循系统思维方式和集成的方法。一是打造综合指挥“一个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打造区街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实现社会治理与城市管理问题的智能主动发现和快速高效处置,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区级层面整合数字城管、12345政务16个部门30个信息平台功能,打造集信息汇总、预警监测、数据分析、指挥调度、监督考核5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治理中枢;在街道层面建立分中心,集成视频监控、网格员定位、在线呼叫等功能,承接区级下派任务菜单,收集网格员上报信息,指挥调度街道范围内各类问题,使中心成为街道社会治理的“智慧大脑”。二是实现行政审批“一枚公章”。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将分散在13个部门涉及市场准入、投资建设、社会事业三大领域的审批权集中到行政审批局实行实体化运行,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三是推进综合执法“集中+下沉”。将涉及市场管理领域的41项处罚事项、城市管理领域的26项处罚事项分别向区市场监管局和区城管局归集,形成“一个领域一支队伍”。区城管局向街道下沉80%执法队员,街道办事处与市场监管分局深度融合。
(三)坚持赋权赋能,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街道作为基层治理的末端,承担的任务多、责任多,赋予的权力却很少,把街道实际需求与承接能力,把街道最想要、最有用、能用好的权力精准赋予街道,力求最大限度地解决权责不一致等问题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核心。一是赋予街道“六项权力”。按照“重心下移、条块联动、责权一致”原则,强化街道对职能部门综合执法指挥调度权、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工作情况考核评价和人事任免建议权、下沉人员、资金的统筹管理和自主支配权等六项公共管理权力,确保基层有充分的权力和更多的资源为群众办事、为企业解难。二是实现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赋予街道执法主体地位,将8个区级部门162项行政处罚事项交由街道集中行使,以街道名义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整合街道原有的城管中队、市场监管分局、安监站等多支队伍,设立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赋予街道用人自主权,由街道负责对综合执法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调配,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有效破解“看得见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见”等难题。三是实现政务服务“一门通办”。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实现18类证照联办服务场景一窗综合套餐服务的基础上,在街道层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窗受理、一门通办、全程代办、一区通办,实现便民、为企、党群服务“只进一扇门,能办所有事”,做到128项事项“就近可办”、93项事项“一网通办”、82项事项“一区通办”,并在有条件的街道推行“不打烊”自助服务,实现24小时“全时办”。四是构建社会治理“全要素网格”。将社会治理网格与党建、城管、警务、市场监管、平安等专门力量进行叠加、融合,全面实行“全要素”网格管理,全区共划分综合网格1026个,专属网格308个,每个网格至少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通过建立完善网格员教育培训、绩效考核、树立典型等管理制度提升履职尽责能力,社会治理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
(四)坚持优化机制,着力打造多元共治格局
推进城市基层治理过程中,改变以往党委、政府包办一切为鼓励群众和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基层治理的思路。一是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聚焦街道力量难以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启动“吹哨”机制,部门闻哨报到、集中力量推动问题解决。对街道吹响的“攻坚哨”,实行挂包街道的区委常委、分管副区长“双报到”机制。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考核机制,赋予街道考核权,全区定期通报考核结果,并纳入年度综合考核。二是深化民生工作站“第一书记”机制。进一步深化民生工作站运行机制,建立社区“第一书记”责任制,安排机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民生工作站结对社区“第一书记”,全体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定期到社区听取民意、解决问题。三是建立社区“零距离家园理事会”制度。探索建立以社区党委为统领的社区“零距离家园理事会”制度,理事会成员由社区书记(主任)、街道干部、城管执法中队、市场监管分局、派出所等相关人员,以及所属小区的物业公司负责人组成,社区“第一书记”和街道挂包区管干部担任理事会“双指导员”,推动各方力量围绕社区公共事务“零距离”协商,共同解决社区治理突出问题。四是建立“三岗十八级”社工职业体系。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推行“三岗十八级”薪酬管理,加强一专多能型“全科社工”能力培养,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专业化、职业化社工队伍,全面激发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热情。
二、改革成效
集成改革向基层赋权赋能,既加强了基层,也激活了基层,秦淮区城市基层治理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一是基层党建得到加强。区域化党建不断深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普遍建立,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社区治理局面,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的优势。二是企业居民办事更为便捷。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更加规范,公共服务事项流程优化、手续简化,办事人提交审批材料减少33%,审批时限平均缩短50%;公共服务“全程代办”内涵不断丰富。三是综合执法效能显著提升。改革后,8个部门162项执法权赋予街道,有效解决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等问题。四是治理难题有效破解。“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实施以来,各街道发起吹哨190余次,涉及54个单位报到,街道反映的80%以上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学习强国、新华日报、南京电视台《改革进行时》等多家媒体栏目予以宣传报道。五是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改革后,全区12345工单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群众满意率达95%。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对秦淮集成改革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秦淮区推行街道集成改革,通过用好改革“硬招实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让基层有权力办事、有动力做事、有能力成事,一系列改革举措形成了“集成效应”,看到了“可喜变化”,取得了“实际成果”,更体现了满满的“为民情怀”,彰显了大抓基层、夯实基层的鲜明导向,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基层的生动实践,这正深入贯彻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的,“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三、经验启示
(一)加强基层治理,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是开展党的工作的基本单元,是领导基层治理的战斗堡垒,我们推进街道集成改革,牢牢把握党建引领这个根本,推动街道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加强基层治理,必须坚持重心下移。街道、社区是党委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充分认识到街道是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的主战场、主阵地,进一步突出大抓基层、夯实基层的改革导向,切实扩大街道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重心下移、权力下放、资源下沉,形成人往基层走、物往基层用、钱往基层花、劲往基层使的局面,为基层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加强基层治理,必须坚持多元共治。社区居委会自治能力不足、居民参与率低是当前普遍面临的问题,我们在推进城市基层治理过程中,积极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有效引导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居民参与社会治理,推动基层管理向基层治理转变,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加强基层治理,必须坚持便民高效。民之所望,就是改革所向。我们始终坚持从“群众角度、用户思维”出发,把服务群众作为第一追求,推动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到一线听实话、察实情、问实效,积极推行精准化服务、零距离服务、高效率服务,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城市基层治理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也是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需要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秦淮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为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探索创新,全力打造更安全稳定、更宜居宜业、更和谐有序、更富有活力的幸福城区,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秦淮经验”,贡献“秦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