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机构编制瘦身与健身相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机构编制工作既要坚持严控也要满足发展需要作出的形象比喻,生动体现了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鲜明特点。2020年以来,江苏徐州泉山区委编办切实提升站位、深入研究、打开思路、创新方式,从九个方面发力打好瘦身健体创新组合拳,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健康双循环,有效实现了编制保急需、职责更优化、监管更科学,为推进区域经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机构编制保障。
一、减脂瘦身增动力
在严控总量上发力。区委编办严守机构编制“红线”和“底线”,把好编制“进出关”。在精管细控的基础上,按“撤一建一”或“撤多建一”的原则统筹设置机构,结合党政机构改革、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和街道三整合改革等工作,统筹机构编制资源,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刚性瘦身”。2019年党政机构改革,共规范管理挂牌、合署、设在机构11家,撤销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9家;统筹推进5家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收回编制,并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职责划转、人员转隶、公益职能履行等工作;在街道三整合改革中,共撤并整合街道所属事业单位18家,基本形成责权明确、运转有序、保障有力、服务高效、人民满意的街道办事处集中审批服务和综合行政执法管理体制机制。
在登记监管上发力。区委编办以清理僵尸事业单位为契机,破解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登记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做到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系统名实对应,通过对全区登记在册的143家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梳理,摸清因整合、撤销、解散等应办而未办注销登记的事业单位数量,制定了《泉山区应销未销事业单位法人情况表》,并逐一核实、了解应注销单位的人员编制、财务资产等具体情况,分析其未按规定办理注销登记的原因,逐一登记造册。对未按规定及时申请注销登记的,暂缓受理其机构编制事项,并给予警告,责令限期补办手续;对逾期仍未补办的,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通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并列入异常信息管理;对情节严重的,报上一级审批机关同意,予以撤销登记,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和印章,终止事业单位法人资格,2020年以来,共清理注销事业单位7家。
在问题整改上发力。坚持问题整改导向,以动真碰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和作风,借势借力,健全完善问题整改工作体系,扎实推进机构编制问题整改专项工作,通过与机构编制宣传、机构编制审批、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机构编制评估、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机构编制问题整改销号,2019年至今,共推进机构编制问题整改销号9家,占整改问题总量的31%,力争构筑预防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的制度“防火墙”,织密杜绝超编进人、虚报用编的“安全网”。
二、强身健体添活力
在盘活存量上发力。一方面,区委编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控制机构编制资源分配方向,科学设置机构和分配现有编制,在不突破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量的前提下,通过合并职责相近的机构、规范合理设置行政内设机构、盘活用好现有事业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促使部门职能更好更多地服务到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任务中来。另一方面,面对高质量发展对机构编制提出的更高要求,破除思想桎梏,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工作,积极探索机构编制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围绕教育、卫生等民生保障,围绕应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重点领域,围绕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重大改革任务落实落地等方面对机构编制的新需求,创新推动“机构编制内循环”,实现编制资源效益最大化,确保职能强化、任务繁重的单位用编“有求能应”,推动机构编制从“重规模数量”向“重质量效能”转变,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泉山模式”,有效提升机构编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在抢抓政策红利上发力。借势借力推进“机构编制内外双循环,一是借势推进基层执法力量改革市级下沉编制的东风,通过统筹区级编制向街道下沉全额事业编制,用于进一步充实街道工作力量,实现基层有人办事。同时为增强街道执法人员力量,精准赋权强责,着力推进街道赋权工作。二是借力卫生系统补短板的春风,通过市级调整编制,区委编办统筹全区事业编制资源,从区环卫处、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等单位调剂编制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一步加强了区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力量,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优占比提供了编制保障。
在科学制定用编计划上发力。区委编办坚持严控总量、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制定2021年度用编进人计划。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为依据,对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实有人数、空编率、2021年预计退休人数进行详细统计,按照区直机关、政法系统、群团机关、街道机关以及区直事业单位、中小学、卫生系统等不同层次,进行分门别类、精准测算,为基层一线、重点行业“保驾护航”。按照优先保障基层一线和重点行业领域的用编需求的思路,在制定用编进人计划时,区委编办特别向街道“一线”、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倾斜,重点支持使用编制补充人员,不断提高用编进人计划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延续性。
三、创新突破聚精气
在构建机构编制评估体系建设上发力。以创建机构编制品牌为契机,根据《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结合全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实践,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有增有减、动态平衡”的思路,通过“全业务融合”工作机制,将事前调查论证评估、事中跟踪监控评估、事后督查问效评估贯穿于事业单位规范管理的全过程,以此打破事业单位“一设定终身、一核定终身”的常规管理方式,坚持编制的核定使用与财政水平相匹配、与机构承担主责主业的工作量相匹配的“双匹配”原则,实行动态监管调节,打破“一定终身”的思维定式,建立机动编制与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双挂钩”的联动机制。积极探索构建事业机构编制立体化评估体系,不断构建、完善事业单位监管新机制。
在构建机构编制周转增效上发力。结合中小学县管校聘工作的推广以及中小学教职工结构性超编的实际,区委编办打造“基本编制+动态编制”的编制周转池模式,探索建立“中小学教职工事业编制周转池”,打破教师编制与普通编制界限,实行编制所属权与使用权分离,利用空余的普通事业编制,由区委编办单独管理,专门用于满编或者超编、但亟需引进专业教师的情况,全面保障中小学教育教学用编需求。同时,为防止编制资源再度固化,最大程度减少编制资源浪费,制定出台了《徐州市泉山区中小学教师编制周转管理办法》,规定周转编制的使用原则、条件、程序、消化期限等措施,建立更灵活的事业编制统筹调配和动态调整机制,
在构建机构编制、人员颗粒化管理上发力。一方面,在前期机构编制信息核查、实名制数据库信息核对实现“四清两对应”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加强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沟通配合,依托实名制系统筛查、预警等功能,不定期对全区机构编制机构编制事项进行反查,重点督查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法规政策执行情况,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另一方面,制定出台《徐州市泉山区机关事业单位精细化和颗粒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运用大数据思维,变数字管理为数据管理,立足“互联网+机构编制”战略思维,充分利用“云上编制”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全面开展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结构分析,分析研判发展趋势,探索运用结构控制的办法进行人员编制精细化、颗粒化管理的有效途径,着力于各单位人员年龄结构的控制调整,切实把人员编制管理从侧重于“量”的惯性思维,转变到优化人员编制结构“质”的提升上来,构建起人员编制管理“量质同构”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