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县域健康建设,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委编办统筹基层医疗机构编制资源,通过优化管理体制、打破机构编制壁垒、创新运行机制,助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一、优化管理体制,夯实体制基础
一是建立高效有力的领导体制。该县成立以县委和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医共体管理领导小组,统筹研究医共体的建设规划、投入保障、人事安排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
二是建立政府办医责任清单。强化政府办医的领导责任和保障责任,明确县乡政府的职责边界。县政府负责医共体建设工作,落实领导、规划、保障、监督和考核等职责。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加大对所在地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县发展改革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委编办、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县医保局等医共体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县域医共体相关工作。
二、统筹机构编制资源,强化保障作用
一是自主设置内设机构。该县医共体内成员单位法人资格保持不变,按照独立事业单位进行法人登记,成员单位负责人由龙头医院提名,县卫生健康局任命。医共体按改革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章程,自主设置内设机构并报县委编办备案。
二是统筹使用人员编制。医护人员编制实行“县管镇用”“镇管村用”,按照各县级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总量和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数构成医共体人员控制总量和编制总量,医共体在总量内分别统筹使用,编制(人员控制总量)调整后10个工作日内向县委编办备案即可,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使用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通过创新申报使用方式,增加编制使用灵活度,将有限的编制资源用到刀刃上,切实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能。
三是灵活使用人员。按照“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人岗相适”的原则,各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由龙头医院实行全员岗位管理,经医共体理事会研究,在内部上下、镇镇间交流轮岗,实现人才资源下沉、动态调控,抓好“人”这一核心,充分发挥人才对于民生保障的支撑引领作用。今年,医共体按照《鱼台县“医共体人才池”管理办法》,将新招录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备案制人员纳入“人才池”统一管理,首先分批到龙头医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跟班进修培训,然后再按照专业统一轮岗。
三、创新运行机制,切实发挥效能
该县医共体内实行“医保基金、人事薪酬、财务、资产、医疗服务、信息化、药品耗材、乡村一体化”统一管理机制。县财政对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予80%的经费补助,医务人员收入由医共体自主分配,以岗位为基础,绩效为核心,打破单位、层级和身份区别,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机制,形成正向激励。同时,还建立“鱼台县医共体平台”,实现医共体内部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的行政办公、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等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今年4—5月份该县县域内门诊就诊率较上年同期提高了9.37%,住院人次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3.19%,村卫生室就诊人次较上年同期提高了7.29%,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就诊率较上年同期提高了8.00%。县级医疗机构就诊人次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8.56%;2021年5月全县县域内就诊率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1.04%。县域外转诊率较上月下降2.5% 。基层医疗机构向县级医院转诊病人550人次,县级医院下转病人63人次,下转率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