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名站技术导航!

贵州省委编办管好用活编制资源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贵州省机构编制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重要论述,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要求,优化管理方式、深化改革创新、严格日常监管,切实管好用活编制资源,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一、优化管理强统筹,让编制动起来。坚持全省“一盘棋”,破解结构性、区域性、行业性编制供需矛盾,推动编制资源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有序流动。一是调上补下,推动编制资源跨层级流动。调剂省级10000名事业编制空编使用权,优先保障基层义务教育用编需求,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到国家标准。结合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公安交警管理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各地积极推动编制资源下沉,充实基层工作力量。二是调多补少,推动编制资源跨区域流动。为满足易地扶贫搬迁迁入地教育、卫生、社会服务编制需求,黔西南州、遵义市、黔东南州等地从迁出地调剂3000余名编制补充到迁入地。探索建立政法专项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推进监狱、省直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编制动态调整。根据城镇化发展和进城务工人员流动等情况,贵阳市、黔西南州等地将其他县市富余编制调剂用于保障中心城区。三是调余补缺,推动编制跨部门流动。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搞好服务保障,加强承担“四新”“四化”重点任务部门力量,为有关部门核准周转编制。通过编制调剂解决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校等用编需求。

  二、深化改革强挖潜,让编制活起来。坚持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编制资源活起来。一是探索建立编制“周转池”。建立贵州省重点人才“蓄水池”,在省级事业编制总量内明确“蓄水池”事业编制600名,用于引进产业发展急需人才、紧缺专业人才。各地将本级或市县两级机关和事业单位空编集中起来,按一定比例建立行政编制“周转池”、事业编制“周转池”等,调节余缺,充分释放空编潜能。二是创新服务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在高等院校、公立医院等公益二类单位探索实行人员控制数管理、人员总量管理、员额制管理等。研究制定省属高等学校员额制管理办法,在省级高等学校探索开展员额制。研究制定创新开发区管理运行机制的若干措施,支持具备条件的开发区变编制管理为岗位管理。三是借助改革精简收回编制。按照中央改革部署,理顺事业单位与市场关系,推动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全省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收回编制2300多名。

  三、严格监管强配置,让编制转起来。规范机构编制全过程管理,发挥编制资源最大效益。一是严把编制核定关口。提高日常机构编制审批门槛,除党中央及省委有明确要求外,一般不新设机构(学校、医院除外),确需设立的,原则上按照撤一建一、撤多建少、编制调剂等方式解决。统筹不同性质编制资源配备,鼓励开发区和乡镇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二是注重效益评估。探索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开发区机构编制管理评估,推进机构编制申请事项、执行情况、使用效益评估,提高评估科学性、有效性。强化评估结果运用,作为改进机构编制管理、统筹使用和优化配置编制资源的重要依据。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坚持依法依规管理,加大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监督检查,增强机构编制法规制度执行力,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机构编制权威性和严肃性。(拟稿人:孙光辉)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