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城乡社区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湖北宜昌宜都市委编办发挥自身职能优势,打好“四张牌”,全方位开展社区工作事项清理规范工作,解决基层承担事项多、负担重的问题,着力打造居民“满意之家”。
打好“清理”牌,理清社区工作“家事”。一是织密事项“梳理网”。将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检察、人民团体及所属单位委托社区(村)承办或协助办理的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日常管理等职责事项纳入梳理范围,确保梳理全覆盖、事项不遗漏。二是划细事项“分类带”。将所有事项分为社区法定职责、承办上级任务、配合上级部门开展的管理事项、协助的政务服务事项等类型,形成社区工作分类事项清单和社区事项准入清单,做到类别齐全、事项清晰。三是立好梳理“标准尺”。将各部门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各部门“三定”规定做为梳理标准,确保清理有依据,规范有标尺。同时根据机构改革后市直部门和街道(镇)职责调整变化情况,调整好有事项名称,确保名称正确、归属合理。
打好“规范”牌,绘制社区履责“家谱”。一是规范工作内容“说明书”。对不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实际需要的一律予以清理,进一步明确社区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严格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转变政府职能和社区减负提效的要求,破解原来社区“事项多、负担重”的问题。二是规范事项运行“流程图”。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广泛征求群众、企业、社区代表意见,规范事项运行流程,逐项明确各事项政策依据、实施主体、运行流程、办结时限等各要素,确保工作运行有依据、有程序、有标准。三是规范职责划分“边界线”。以摸排发现问题、问题推动整改、整改形成规范为思路,逐项划定市直部门、乡镇、社区各级职责边界,列明责任主体、内容和要求,杜绝“相互推诿”“层层转嫁”“向下甩锅”的情况发生。
打好“服务”牌,打造群众满意“家人”。一是按下服务方式“转换钮”。强化清单落实力度,通过明确工作内容、强化服务功能、清理不合理考评,推动社区“去行政化”,将社区工作重心转移到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让社区“小权力”变“真服务”。二是延长服务触角“神经梢”。以此次清理为契机,结合推进“一次办好”改革,调整一批群众急需、热盼的政务服务事项,在为基层减负的同时,提高服务“含金量”,确保直接面向基层群众的问题大都能在一线得到有效解决。三是形成深化服务“融合剂”。以清单为依托,结合“双基强化、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试点,汇同组织、政法委、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等部门,着眼于基层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整合各业务系统,构建社区服务电子信息系统,推动基层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打好“机制”牌,健全服务群众“家规”。一是建立准入机制“过滤器”。建立事项审核机制,对于市直部门和乡镇(街道)应当履行、社区不具备履职资格的不得纳入工作清单;对于因法律法规、政策形势变化需要调整的事项,严格审批后再调整;对于社区应该配合的,要求街道做好牵头抓总工作,着力解决“一放了之”“硬性摊派”等问题,确保社区工作于事有据、于法合规。二是构建监督机制“防火墙”。制定责任追究办法,开展专项巡查,建立投诉举报热线,严厉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构建群众、社区、政府“三位一体”监督体系。三是构筑治理机制“管控网”。将清单事项与网络管理进行整合,以居民小组为单元,将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要素全部纳入社区治理网络单位,实行“一网采集、资源共享、联动处置”,实现“一网管理”,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一张网”管理体系。(汤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