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充分利用智能互联网技术为基层治理赋能,夯实基层治理的根基,相城区在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中,围绕基层治理的重点、难点和痛点问题,最大化整合信息资源,全方位推进治理体系升级,镶好基层智治、善治的“金角银边”。
一、架构设计上构建“区、镇、村”三级体系
在前期建成区镇两级指挥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治理向下延伸至村(社区),构建“区、镇、村”三级的集成指挥体系。区级层面,以区集成指挥中心为全区的信息中枢,构建“10+1+N”指挥中枢体系,设置“党的建设”“应急指挥”“网格治理”“交通管理”“审批服务”“经济发展”“民生发展”“基层集成”“综合执法”和“生态资源”等10个专题模块,建设“1个数据中台”汇聚多元数据资源,根据新增需求动态化延伸平台对接外延“N个系统”。镇级层面,以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标准版)为基础,打通内部业务流、信息流,通过综合设置党建引领、审批服务、综合执法等6大模块,将镇(街道)工作整合串联,实现一网指挥。外部通过共性应用支撑平台,主动接入党建、综治、水务、审批、环保等五大类数据系统。村级层面,以望亭镇果园社区为试点,探索建设集成指挥分中心,充分整合社区现有平台资源、融合警务物业等力量,因地制宜开发一体化管理平台,推动社区管理更加顺畅。
二、功能定位上突出“统、分、合”三层应用
按照“相融相合、互联互通、共治共享、集聚集成”的目标,以统分结合、资源共享为原则,拓展功能应用,形成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数据汇聚体现“统”的力度,用“智慧大脑”打通“横纵经脉”。区集成指挥中心横向整合全区30个部门条线和各板块84个系统平台,系统整合“12345”便民、数字城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30余个工单来源渠道,汇聚“一标三实”“三库一平台”“三类五库”等基础数据库,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等管理要素库,“智慧安监”“雪亮工程”等17000余路社会面、20000余路主要交通干道视频资源库和“1+4”综合执法系统(9个数据库),建设了全领域融合“数据池”。研判督办展现“分”的特点,用“闭环结构”实现“高效治理”。进一步健全完善集成指挥机制,围绕部门职责分工,从涉及社会治理的问题来源、交办督办、结果反馈、逾期预警、办理质效等环节,形成发现、受理、分流、处置、跟踪、督办、反馈、评价“八步闭环”工作流程,直观呈现各类问题及解决进展。指挥调度聚焦“合”的成效,用“物理集中”产生“化学反应”。统一接入公安、交通、城管等多渠道视频监控资源,结合信息流转、视频连线等功能,强化场景应用能力,通过现场可视、多点指挥、远程指挥的立体指挥调度功能,打破条线、部门、领域的限制,实现工作任务、各类资源的指挥调度互联互通,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各类问题,实现跨条线、跨区域的社会治理,实现部门联动、条块联动,大幅提升治理成效。
三、实战运行上强化“平、战、专”三项模式
坚持将集成指挥平台建成基层治理的信息中枢,在数据整合和系统集成的基础上,纵向实现与上级平台业务流转、指令贯通,横向实现与平行部门互联互通,发挥全域一体化作战优势,打造“平战专”三项工作模式。平时模式以网格化综合治理、110指挥调度为主,通过业务整合、职能融合、数据共享、信息传导,实现内部调度合成一体。今年以来累计受理各类事项124.47万件,工单办结率同比上升1.17个百分点,处置质效明显提高。战时模式针对重大突发事件,突出合成作战和专业指挥处置,参照110指挥调度实现半军事管理。疫情防控期间,明确涉及疫情线索类工单1小时内回应,2小时内办理,累计受理疫情类咨询投诉5.89万件;汛期应急响应期间,利用“基层防汛”专题防汛预警界面,监管各水面闸站等实时监控视频,对全区重点水位、雨情等信息实时监控,高效处置防汛相关诉求1295件。专项模式聚焦专项行动,常态化与区“331”专班、污防办等保持信息数据互相推送、流转处置机制,累计处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事件1096件,消除“331”安全隐患10791件,处置文明城市创建类工单3330件,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