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北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打通基层治理痛点堵点,探索形成全域覆盖、上下联动、精准到位、运行高效的基层治理运行机制,推动建立基层治理体系新格局。
一是优化街道机构设置,构建基层治理工作体系。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将街道内设机构职能进行整合和功能优化,强化街道党工委在辖区基层治理中发挥的统筹协调各方的作用。设立党建工作办公室,负责以党建创新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思路和模式创新;设置街道综合治理中心,通过建立网格化管理服务标准体系,打造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专业化、职业化网格员管理队伍。赋予街道党工委对区直部门派驻机构的日常管理权和对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保障街道调动指挥派驻机构共同参与辖区治理。
二是规范社区事项准入制度,理顺条块职责关系。建立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明晰部门与街道、社区的职责边界,明确不得将社区作为行政执法、拆迁拆违、环境整治、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事项的责任主体。对职能部门向街道或社区交办的事项,首先由工作准入专班进行审核,批准后方可纳入。对纳入社区办理的公共服务类事项,由职能部门制定具体政策,明确工作要求和业务培训,并提供相应的服务资源,由街道整合安排。
三是推进多网融合,明晰网格治理职责。将网格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服务单元,按照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的要求,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直接的民生问题入手,将综治、应急、城管等各类网格资源合理化配置,实现网格内资源集约高效利用、责任边界清晰明确、问题化解迅速到位,从而实现“上面千条线”和“基层一张网”的无缝衔接。
四是完善“群众吹哨、街居响应、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以主动回应群众需求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充分运用“党群e家”智慧平台,进一步畅通基层问题收集渠道,将线下收集与线上收集相结合,将主动发现问题与被动接收问题相结合,建立集“党群议事、综合考核、综合服务、数据分析、问题处置”五大功能为一体的问题处置反馈系统,通过街道办事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流程再造,健全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机制,实现对辖区群众需求的全区域覆盖、全天候即时响应。